从心关爱乳房

发布于 2023-02-09 4577次浏览

  粉红丝带部落的牧野凉说:“没有一种病像乳腺癌这样对女人心理有这样长时间的折磨,这样近距离地接近死亡,同时又对女人的美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让女人在完美与残缺、生命与死亡之间挣扎。”

  在乳腺癌对女性生命与美丽的双重打击之下,早日实现更个性化、更人性化的治疗方式,是我们的期盼。

  如果医生在治疗时,能够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有心理医生的参与,该有多好!

  尽管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下,这还显得有点遥远,但并非遥不可及。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心关爱乳房,已经开始。

  心理外科让乳癌不再恐怖

  “单纯的肿瘤治疗不再是判断乳癌治疗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恢复乳房缺失成为了现代乳癌治疗的新理念,也是现代外科医生必备的理念。”――关山医生

  (关山,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曾赴日本东京都立聒搡病院交流,就乳癌诊断、治疗、分子生物学进展,特别是乳癌的早期诊断、乳癌的保乳、成型手术和综合治疗进行了进一步的研修,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同仁医院从事肿瘤治疗工作。)

  关山大夫有一句很有分量也很积极的话――恐惧乳癌时代正在过去。采访就从这句话开始。

  医患沟通――恐惧乳癌时代正在过去

  “这样说,是基于在癌症中,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确实比较好。因此我们说不必恐惧,是基于治疗水平和生存率,是有科学根据的。患者完全可以卸下大包袱。实际上,对很多患者来说,恐惧乳癌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么,对于那些依然非常恐惧乳癌的患者,医生应该如何沟通呢?

  “医生要满足患者的知情权,病的发展要说清楚。这种术前的沟通很重要。所以我们一般要挤时间和病人谈,给她这些信息,给她生的希望。如果悲观的话,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影响生存质量。因为抑郁情绪对身体没有好处。”

  保,还是不保?――医生与病人共担风险

  关山在日本进修时,上了一百多台的乳腺癌手术,其中50%是保乳手术。但在国内,多数病人还是选择全切。

  “随着大家预防意识的提高,体检的普及,在一期、二期发现的情形越来越多,这是做保乳手术的前提。保乳率逐渐提高,这是趋势。

  但是这时病人刚知悉患病,是一种心理的创伤,创伤产生应激状态,她可能暂时意识不到自己长期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觉得切除了乳房会感到解脱,很难想到保乳或者做修复

  是不是保乳是有科学依据的(如肿瘤的大小,是否存在多中心源性等)。而且研究表明,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切缘阴性的单发患者)来说,保乳与全切在复发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但一些医生还是过于顾虑复发,会主张全切。而病人出于知识的欠缺,很难选择,也只好说全切。其实这不是真正对病人负责。作为医生,对于那些可以保乳的患者,应该和病人共同探讨风险,在以科学为依据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再由病人决定。”

  乳房修复――不可替代的心理外科

  作为心理医生,赵梅认为:“修复手术对乳癌患者的心理康复的作用,是单纯的心理治疗所起不到的。”由于再造手术可以根本性地改善丧失乳房造成的心理创伤,所以又被称为“心理外科”治疗。而关山大夫则说:“形态的存在是心理的第一需要。”

  乳房的再造修复,现在主要采用的主要是“腹直肌再造(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是一种成熟技术,就是用腹部的软组织来再造乳房。这样再造的乳房来自自体组织,比较自然。

  目前国际上的趋势是在做切除手术的同时做修复手术,即“同期修复”。也就是,患者下手术台的时候,已经做好修复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减少手术和麻醉的次数,给患者的痛苦比较小,而且比较经济;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由于患者没有乳房缺失的过程,因此心理上的创伤比较小。

  那么那些做了同期再造手术的患者感觉如何呢?

  “她们因为没有经过乳房缺失的过程,当时往往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但渐渐地会有所感觉。比如她们在做化疗的时候,和病友沟通时会了解到自己没有经历缺失乳房那种痛苦,会意识到做了同期修复的好处。相比较而言,她们生活得比较快乐。”

  同期修复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还有一些困难。不过,做不做同期修复,不仅是技术问题,其实也是观念的问题。关山大夫特别提到,在头颈外科肿瘤的治疗中,术中及术后的整形率几乎100%,但女性做乳房再造的比例却不高。他的导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头颈部和乳房有什么区别吗?!是因为是女性,还是因为乳房不重要吗?”细细体味,这两句问话确实意味深长。

乳房保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