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自我意识
发布于 2023-05-26 7647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5-26 7647次浏览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欲望和恐惧,并有意义地运用这些信息去调适自己生活的能力。
从我出生以后就听见有人在说“妈妈”、“苗苗”和“饼干”,我一直在想:这些都是什么?“妈妈”和“苗苗”是什么关系?是“苗苗吃饼干”还是“饼干吃苗苗”?我是“苗苗”还是“苗苗”是我?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努力思考,这些奇怪的问题终于有一天被我搞清楚了:苗苗是妈妈的宝宝,苗苗是我,饼干是我的,我能吃掉饼干(我比饼干本领大)。
专家点评
心理学家通过一个由单面镜和双面镜组成的实验装置,向宝宝提供3种形象:宝宝本人的形象、妈妈的形象和另一个宝宝的形象。这3种形象有时同时呈现,有时交替呈现,观察宝宝的不同反应,发现宝宝的自我认知有4个阶段:
1.妈妈阶段
4个月左右的宝宝对妈妈的形象最感兴趣,他对之观看、微笑并咿咿呀呀的,但对自己的形象并不感兴趣。这是因为妈妈总是面对着他说话、抚摸、做事,所以他先认识妈妈,却不认识妈妈说话、抚摸和做事的对象——宝宝自己。
2.同伴阶段
4~6个月的宝宝有进步了,但他对自己的形象和另一个宝宝的形象同样感兴趣,不能从两个宝宝中区分出自己。
3.伴随行动阶段
7~12个月的宝宝开始发现两个的宝宝不同,他发现镜子中的一个宝宝会动嘴,他也跟着动嘴,但他不明白是自己先动嘴,镜子中的宝宝才跟着动嘴,说明他还意识不到自己是动作的发出者,却误以为是镜子中宝宝的跟随者。可见,宝宝发现了自己跟别人不同,但还意识不到自己的主动性。
4.主体我阶段
12个月以后的宝宝会毫不含糊地区分出自己和另一个宝宝,宝宝的主体我初步诞生。当宝宝19~24个月的时候,他先学会说“我的”,再学会说“我”,这表明他出现了稳定的主体我意识(即自我意识),他不但明白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体、家庭等基本的自我信息,还将产生自尊、自信、自立、自省、自律、自主等高级内省智能。
父母应该怎么做
自我意识是让宝宝明白自己与外界世界的关系,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特点,别人有什么特点,自己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等等。怎样认识和管理这个以“我”为中心的新世界,既依赖宝宝先天的生长时间表,又需要家长适时的主动引导。
1.从物品中分离出“我”
最初宝宝啃自己脚丫像啃奶瓶一样.的时候,说明他把自己当成了奶瓶一样的物品,所以把自己从客观世界中分离出来,是宝宝内省智能发育的第一步,这需要为宝宝提供可以把握和操纵的物品或玩具。例如,握在手里的小棍棒,可以摇动的拨浪鼓,动脚踢走的小皮球,用嘴吹出的肥皂泡,等等,这些游戏不但给宝宝带来欢乐,而且让他体验到自己不但与物品不同,还能使物品产生变化,他从中产生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力量。
2.从镜子、相片和录像中反观“我”
镜子、相片和录像是心理学家研究宝宝内省智能发展水平常用的实验材料,也可以被妈妈用于开发宝宝的内省智能。照镜子特别适合12个月以内的宝宝,宝宝开始会把镜子中的自己当成别人,渐渐地就会明白自己就是镜子中的宝宝,这期间,妈妈和宝宝一起在镜子面前做一些动作,让宝宝观察镜中人与镜前人的关系。
妈妈还要注意把宝宝日常的生活情形拍成照片或者录像,与宝宝一起观看,让他说说这里面都有谁,哪个是宝宝?大家都在做什么,宝宝在做什么?然后问宝宝能不能模仿里面某个人的动作或者表情?还可以与2岁以后的宝宝讨论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与现在有什么不同?这些做法都能促进宝宝更加清晰的自我意识,提升内省智能水平。
3.从成人的评价中确立“我”
宝宝的依赖性比较强,最初他不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妈妈说他什么样,他就认为是什么样。所以,在人生头3年,妈妈要给予宝宝积极的评价,经常鼓励和表扬,让宝宝有一个积极明亮的自我形象底色。同时,家庭气氛和睦、家庭成员和谐对宝宝的自信和自爱非常关键,如果宝宝处在争吵、冷漠或者忽略的生活环境,他的内省智能发育将受到不良影响。
4.从自己的行为中认识“我”
2岁以后宝宝进入第一心理反抗期,变得不是那么听话,经常反抗大人的保护和要求,并希望大人立即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哭闹不愿意。这一时期,妈妈要满足和支持宝宝的合理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妈妈要耐心讲道理,必要的时候应该拒绝宝宝的要求,宝宝从妈妈一分为二的态度中明白了“我”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这是宝宝形成理性的内省智能非常重要的教育态度。
5.在小朋友中区分出“我”
宝宝要知道“我”是谁,他需要参照物做比较,同龄伙伴是宝宝认识“我”的重要参照。所以,妈妈要带宝宝多与同龄伙伴游戏,不管他们和谐相处还是出现冲突,都是宝宝学习观察和琢磨别人的机会,如果妈妈主动引导他比较同伴与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他的自我意识就更加清晰了。
上一篇 : 循序渐进地教宝宝辨认颜色
下一篇 : 儿童情商教育重在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