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正确服法之根据病性服药法
发布于 2023-03-02 9276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3-02 9276次浏览
根据疾病属性的寒热,虚实,确立与之相应的服药方法,称为据病性服药法。
据病性寒热
寒性与热性疾病,由于在疾病的性质上有所不同,故在服药方法上亦有区分。虽属寒性疾病有表寒、里寒、属实,属虚的差异,但总以解表散寒,温里逐寒、攻下寒实为治法,所服药物皆重于温热。故在服用汤剂时,当温服或热服;服丸散者,当以温酒或沸水调下,以增散寒,逐寒之效。如《金匮要略》所载治疗-“胸痹胸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的枳实薤白桂枝汤和人参汤,即为温服,治太阳伤寒的麻黄汤亦温服。药后可啜粥以助药力,如理中丸汤法云:“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稀粥一升许”;三物白散方后亦云: “不利,进热粥一杯”。
温热性疾病以常理而言当取凉服,以其病性皆属热之故也。但考究历代方书,发现其服药并非皆为凉服,亦不乏温服者,考其原委则会发现这样的特点:大凡热性属实在里,热势较高者凉服,散剂丸剂者用冷水下。如《温病条辨》所载治热盛神昏谵妄的安宫牛黄丸,即以“冷水”送服;《圣济总录》治心藏壅热、口干舌燥的石膏丸,亦以“新汲水,送服;而对属表属虚、热势不高的热性疾病,一般多作温服。如《医门法律》的清燥救肺汤即“频频二、三次温服,(在此需要明确的指出,由于历代医家所处的时代和地理环境不一,个人用药的差异,故在药液温凉的要求上亦不尽相同,但应看清主流)。在疾病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甚至有“格阴”、 “格阳”之征兆,药液的温凉意义更大,对“格阳”者药液宜凉,“格阴”者药液宜温。不然骤进辛温大热或大凉大寒,恐机体不受,此亦属中医反佐法之一也。对热性疾病服丸剂,散剂者,断不可以酒服药,恐酒性之热有助热势。
据病性虚实
虚性实性疾病涉猎范围极其广泛。凡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者皆可以称之为虚证,而痰饮,淤血,水湿,糟粕内停者,皆能名之日实。
由于疾病虚实属性的差异,在服药方法上亦有不同。一般而言,阴虚血虚而兼热象者,用药多较平润,无辛香燥烈者,故多温服或凉服,谨防热伤.阴血,服用丸散者不宜用酒。气虚或.阳虚者,药应热服,以顺药之温热之性。在服药时间上,虚热性疾病多于食前服用,使得药灌百脉,濡润脏腑。由于虚弱性疾病多以脏腑功能衰弱为主,病势较缓,病程较长,病位较为清楚局限,故应据所病脏腑的时间生物节律以确定服药时间。在服药次数上,一般实证次数较少,多为顿服或二三服,很少见有频频服用者。如《伤寒论》中的三承气汤,且由于治实证之方,药多峻猛,故常于食后服用,或中病即止,或减轻服药剂量。对邪热壅实的疾病,服用祛。邪之药,可采用先量大后量小的服药方法。孙思邈于《千金药方》中即言:“乘病人谷气强,进一服最须多,次一服渐少,后一服最须少。”
上一篇 : 中药正确服法之根据病势服药法
下一篇 : 中药正确服法之根据病位服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