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正确服法之根据病位服药法

发布于 2023-02-24 7125次浏览

根据疾病所在部位上下,表里的不同,在脏在腑的差异,确立与之相应的服方法,称为据病位服药法。

据病位上下大凡疾病部位在上者,所用药物多于食后服用,汤剂者多为少量频服,丸剂者常常含化,其目的皆欲使药物停留上部的时间延长,使药效得以完全发挥。如《伤寒论》中所载治咽喉疼痛生疮之苦酒汤,即“少少含咽之”,《卫生宝鉴》所录治“大头天行病”的普济消毒饮,亦“半以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口噙化之”。

病位在下的疾病,服药时间多在食前,或为顿服或日二,三服,很少见有频服或含化者。其目的在于使药物直趋病所,以达抗病祛邪之力,减少药力在上之损耗。如《伤寒论》治阳虚的干姜附子汤即为顿服,大、小承气汤的二服,《千金方》所载治膀胱肾冷,坐起欲倒的龙骨丸,言“空腹酒服三十丸”,治肾苦病方的八味肾气丸,亦空心酒下二十丸。

关于根据病位而确立相应的服药方法,孙思邈曾在《千金要方・服饵》中做过简要而精辟的概括,其言“病在胸膈已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已下者,先服药而后食”。这种据病位上下以定药、食先后之序,实含至理。《素问・至真要大论》尝言“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一般认为此在言制方原则,同时,亦暗喻了对服药方法的启迪,其缓、急二字,非单指方药功效的急、缓,亦蕴服药之急缓。

李东垣亦言“古人服药活法,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予下。凡三分再服,三服者要令势力相得,并视人之强弱,病之轻重,以为进退增减,不必泥法”。由此可见,服药之法除与病位相关外;尚与人之体质,病之轻重有关。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立的,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必须保持血液中所含药物浓度。此亦李氏所言: “要令势力相得”也。

我们知道,药效的发挥取决于胃的功能食物与药物在脾胃消化吸收过程中存在一个先后的程序。一般而言,脾胃腐熟运化先入之品,而后消化后入之物。病位于上的先食后药,则可使药物停滞上部时间延缓,同时,药力可随脾的上输精微作用,而至上部;而先药后食则药力直趋下达。现代药理学亦发现:胃肠道内容物的多少,能影响药物的吸收,胃内容物多则吸收慢,胃内容物少则吸收快。然而我们亦应看到,药物的吸收与利用非仅胃肠之一途,亦应认清尚有局部直接吸收这一环节。

据病表里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疗表证之大法,故于服药时当据病变部位在表这一特性,制定相应的服药方法。因病位在表者多以取汗为目的,故无论表虚、表实,属寒、属热,药液皆应温服或热服,且宜于食后服药,取其药浮于上,通过肺之宣发作甩以达肌表皮毛,服药次数常为2、3次。

若发汗之力较缓,而欲取汗者,当于药后啜粥或饮服汤以助药力。如《(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的桂枝汤,其方后即言: “服以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对发汗作用峻猛者(如麻黄汤,大青龙汤等),则不须啜粥,谨防过汗伤阴,然对病位在表,取汗多少,急缓之不同,亦可有啜粥不啜粥之分。《此事难知》的九味羌活汤方后尝言:“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

病位于里之疾病,又可分为寒热虚实,在脏在腑。故单凭病位在里之一端,很难定出确切的服药方法,当与病性,病势等项互参。

据病位脏腑 由于疾病所在脏腑的差异,服药,方法亦应有所区别。《儒门事亲・七方十剂绳墨订》曾有过这样的记载:“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故肝之三服,可并心之七服,肾之二服可并肺之七服也……盖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两微而少、服而频之小方,徐徐而呷之是也……故肾之二服可分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是主要论述了据病所在脏腑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服药次数、服药间隔时间(由于服药次数不同,服药间隔时间必有差异)。

实际上据病所在脏腑以制定服药方法,远不限于此,其在服药用“水”的选择上即为明证。《圣惠方》所载治肺脏气实的葶苈丸,即言以桑根白皮汤下;《圣济总录》记载治谷劳嗜卧,四肢怠惰的丁沉丸以陈米饮下,其意皆在于使此特殊的用“水”统领诸药以达所病脏腑。

中药煎服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