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宝宝“胃食管反流”

发布于 2023-03-28 6879次浏览

  宝宝溢奶是一种叫做“胃食管反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全,无法有效 地阻挡胃内容物的反流,尤其是在喂奶后,胃内容量增多,压力增大,则更容易反流。因而,新生儿食后出现的溢奶,应该首先考虑是胃食管反流,也可进行胃食管的反流监测,以便确定食管反流的程度。

  当心宝宝“胃食管反流” 宝宝溢奶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老人们说的“喂奶喂多了、消化不良”?其实不是。医生说,宝宝溢奶是一种叫做“胃食管反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全,无法有效 地阻挡胃内容物的反流,尤其是在喂奶后,胃内容量增多,压力增大,则更容易反流。因而,新生儿食后出现的溢奶,应该首先考虑是胃食管反流,也可进行胃食管的反流监测,以便确定食管反流的程度。

  当心宝宝“胃食管反流” 宝宝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偏高,国内报道新生儿检出率高达60%以上,其中有20%会出现溢奶、吐奶呕吐症状。 虽然胃食管反流在幼儿期常被认为是生理性的,大部分患儿的症状可在12~18个月内消失,但如没有得到治疗,就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窒息以及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和贫血等)。所以,对于小儿胃食管反流,还是应该早期认识并加以治疗。

  对于溢奶频繁或伴有吐奶的婴幼儿,都应该选择体位、饮食物疗法: “体位治疗”是指当患儿睡眠时,适当抬高其头部,并使头部保持侧位; “饮食治疗”的要点是少量多餐,可增加喂奶次数,但每次不可喂得过饱(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入米糊,使奶汁粘稠); “药物治疗”则以胃动力药物为主,需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新生儿呕吐严重可能是胃食管返流 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很多,其中胃食管返流就是常见原因之一。本病主要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早产儿发病率可达8%10%,有一些病人发病时由于症状不是很明显易造成临床误诊,若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危及生命。 多数学者认为,胃食管返流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防止反流屏障失常:食管下端括约肌由环状肌组成,通过神经肌肉作用保持一定张力,静息时有一定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当此肌肉减少或功能缺陷时,则发生胃食管返流。2、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当食物进入食管时,食管出现向下的蠕动波将食物送入胃中,其功能障碍时,返流的胃内容物继续上溢。3、食管及胃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4、激素影响:前列腺素、高血素、胃抑制多肽可降低下端食管括约肌压力。胃食管返流时由于酸性胃流反流,食管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可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反流物吸入气管可引起反复发作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也可引起窒息、猝死综合征。

  这种病患儿常表现为呕吐,多数的患儿发生在生后一周。有的病人可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体重下降、食管炎、食管糜烂或溃疡;小病人表现烦躁不安、易激惹、拒食,严重的病人可出现呕血或便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返流物吸入后可有吸入症状:如肺部合并症、呛咳、窒息、呼吸暂停、有的病人可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因此,新生儿的呕吐必须引起重视,若应用体位疗法还是不能缓解症状时,最好请儿科医生检查,以便能及时治疗。 通常治疗本病主要是体位疗法,轻者:进食后1小时保持直立位;

  严重者:可用30度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50度角仰卧。饮食以少量多餐为主,喂稠厚乳汁防止呕吐。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H2受体拮抗剂来抑制胃酸分泌。一般12周可缓解症状,若是保守治疗6周无效的患儿,有严重并发症、严重食管炎或缩窄形成的,可进行手术治疗。

(实习编辑:张嘉敏)

学龄前喂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