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满足,但不能拒绝孩子

发布于 2024-02-28 7324次浏览

  孩子会向你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他们的心大多被那些琳琅满目的玩具和充满诱惑零食占据着。你满足了他,他会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你拒绝了他,他可能会哭得令你心疼。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拿捏分寸?是不是所有的满足都给孩子带来欢喜?是不是所有的拒绝都会伤害孩子?让我们一起来找寻答案。
 
  故事一: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一向认为馋嘴愿望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容易变得更馋嘴。所以由于对臭小丫的馋嘴需求总是有求必应,抽屉里永远装满了各种吃的。而且我认为如果不能满足她的欲望,我简直就是犯了罪。一旦谗嘴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臭小丫就摇头晃脑地哼哼唧唧、手舞足蹈地浅吟低唱。她的这种表现也让我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一点点的付出居然让她把快乐拥抱满怀。 随着臭小丫的成长,她对零食的态度反倒变成了无所谓。抽屉里的杂七杂八的零食总被遗忘,每次采购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故事二:满足总是越来越多

  我外甥女今年6岁了,这个小家伙对任何零食都兴趣浓厚,似乎永远也吃不够。他们家的条件不错,除了因考虑孩子的健康因素(比如牙齿)会稍加控制外,一般都会满足她的要求。但是这孩子是那种怎么满足也没够的类型。一个快6岁的女孩子,却经常因为要求买吃的得不到满足而满地打滚、哭闹。

  专家点评:满足是快乐的源泉

  几乎所有父母都有满足孩子需要的愿望。当一个婴儿哭着找吃的时候,听到哭声的母亲自然分泌出的乳汁,就说明这种愿望几乎是她的本能。

  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人的需求与愿望是不断在变化的,不少人是没什么想什么:没吃的想吃的,没穿的想穿的。小时候生理的需求主导作用更强,随着他慢慢长大,他的需求中便更多地掺进了社会的色彩。

  孩子的需求也反映着以往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来源。如果她的生活中只有零食给她带来快感,那么其他物品便会淡出她的视线。那个6岁的小女孩似乎生活的快乐源少了些,而吃零食则成了她可以自慰的最好方式。要解决她的问题似乎还有好多问题要问,比如,她平时和谁玩?玩什么?人们奖励她的方式是什么,等等。当然,不同的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也会有个体差异。

  故事三:没有要求的两个孩子

  我从小家教就特严,所以我小时候从不会主动要求什么。我有个堂弟,有时候放假会住在他们家。记得我婶婶带我们买东西时会让我们自己挑,我堂弟会要这个要那个,而我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能是被压抑贯了。我婶婶经常笑话我被管“傻”了。我觉得我父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什么东西都是他们自己觉得需要才买,根本不会理会我的感受。我觉得自己现在也不会要求什么,对渴望麻木了,包括对自己、对人生都没什么要求,按好听的话说叫“与世无争”,不好听的话就叫“没进取心”。 但是让我极其郁闷的是,我儿子最近也变成了一个没有要求的孩子。

  我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又由于自己的经历,我很害怕经常拒绝孩子会让他变得没什么渴望,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我向来是有求必应。开始儿子不停地要这要那,我们家玩具多得都无处下脚。前一段时间我还真犹豫了一阵,考虑要不要再答应儿子的要求给他买玩具,因为好多玩具他买回家就扔在一边根本不玩。可是我还是怕重蹈覆辙。最近我却发现,儿子再也没有买玩具的要求了,“随便”变成了他的口头禅。我实在不知道儿子这是怎么了。难道和我小时候完全相反的满足方式却形成同样的后果

  专家点评:满足只有与努力联系才会更快乐

  是什么能让一个人对自己的愿望敏感起来、表达出来?

  这一对母子的两个极端,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位父母从自己童年的经验中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为满足需求就可以使欲望越来越强。童年的经验,确实对人有很强的影响。从小吃面食的北方人,长大了很少会馋米饭,因为他童年的生活中没有那个经验。这位母亲在童年时所缺的,并不是欲望的被满足,而是基本的需求表达,是对自己心声的倾听。

  任何需求都会因过于丰富的满足而“腻”,有一句老话: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么你就总让他心想事成。但因愿望的表达得到强化而获得的快感,却会让人对自己的愿望更加敏感,表达更加准确。后者是一个主动争取的过程,强化的获得与孩子的努力相联系,才会让孩子体会到自己能力的增长。

  故事四:满足是为了证实父母的爱

  女儿4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去买东西。平常我们都会先和女儿说好给不给她买,女儿也从来不会提出非分要求。那天到了商场,女儿看上了一副一百多块钱的意大利工艺跳棋,我觉得不划算,所以不同意买。谁知那天女儿说什么也不走,先是在那儿站着不动,看到我坚决反对后就开始哭。周围不少人都在看我们。其实我看见女儿哭心里也挺难受的,但是一想要是同意了,就是对自己刚才说的“不”的反悔,这可是育儿上最忌讳的。因此我就狠下心来不理她,谁知道女儿越哭越厉害,还不让爸爸碰她。最后我心软了,走过去把女儿抱起来,答应给她买跳棋。谁知女儿说了一句让我直冒冷汗的话:“妈妈,我不要跳棋,但是我以为你不爱我了。”原来女儿坚持在那儿哭,就是想证明我是不是还爱她。

  专家点评:拒绝满足,但不能拒绝孩子

  很多育儿书都会给我们一些管教的快餐:“冷处理”、“坚持原则”、“标准统一”等等,但所有管教能否真正生效,取决于我们是否出于爱,以及孩子是否认为我们是出于爱的。我们可以拒绝许多我们认为过分的要求,但却不能拒绝孩子对我们爱的期待。

 

情商与品德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