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婴儿都拒吃右乳,母亲检查出乳腺癌
发布于 2023-02-24 8912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2-24 8912次浏览
两个婴儿都拒吃右乳,
英一母亲
检查出乳腺癌新华网报道:劳伦・迪克森是英国埃塞克斯郡阿普敏斯特市的一名办公室管理员,2005年2月,劳伦生下自己的女儿艾莉,然而劳伦发现,新生女婴艾莉总是拒绝吃她右乳的奶水。一开始,劳伦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将其归咎于艾莉的“怪癖”。2007年6月,劳伦的儿子约苏亚也降临到了人世,然而让劳伦困惑万分的是,约苏亚同样拒绝吃她右乳的奶水。满腹狐疑的劳伦开始检查自己的右乳房,结果她发现里面似乎有一个肿块。劳伦决定到医院接受检查,诊断报告显示她的右乳果然患上了乳腺癌。医生称,由于治疗及时,他们相信劳伦的癌细胞将会被全部杀死,她将不会再有什么生命危险。劳伦的两个婴儿拒绝吃母亲右乳的奶水,显然已经拯救了母亲的性命。
乳腺穿刺活检并非“金标准”
据《健康报》报道:根据最新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乳腺病变患者经过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不是恶性的,临床医师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还有7%的乳腺病变患者需要再次活检,才会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当初检验报告为非恶性病变时,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容易放松警惕,事实上穿刺检查虽然是乳腺癌确诊最普遍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有其局限性,并非“金标准”。临床医师在病理报告不是恶性肿瘤的乳腺病变患者中,对存在高危病变的(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导管上皮细胞异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可疑癌、间叶来源为主的肿瘤或仅见纤维脂肪组织者)应再次进行活检;对于初次检查为良性病变者亦不能放松警惕,对良性病变中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不一致的也应继续活检。
澳大利亚科学家用
乳腺干细胞让乳房再生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雌性老鼠中发现的干细胞长成了一只功能齐全的乳房。这一发现有可能帮助科学家揭开乳癌复发的秘密,找到新的整形方法。在澳大利亚进行的这项研究显示,乳癌可能是由一种异常的乳腺干细胞引起的,这种干细胞很难用常规的化学疗法杀死。当患者看起来病情开始好转时,乳房就会重新发现有癌细胞。如果这一发现证明适用于人类,科学家就可以针对异常乳腺干细胞研发药物,这样不仅可以消除肿瘤,还能消除癌细胞再生的源组织。从长远来说,使用乳腺干细胞长出乳腺组织,可用于乳房切除术后的再造乳房手术或隆胸手术。
女性健康消费:
保健品买最多,最缺健康知识
中国网报道:在以“倡导女性健康消费,发展健康消费市场”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女性作为家庭消费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和家庭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主要影响者,其个体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对家庭乃至社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女性消费者中倡导健康消费理念以及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专家指出了城市女性健康消费中存在的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城市女性关注健康,但缺乏正确的健康知识;城市女性重视健康,但健康促进行为相对滞后;大多数被访者拥有重视妇科健康的态度,但却很少采取积极行动。
女性从娘胎
就比男性善于合作
据《广州日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心理学家卢恩・布里曾丹在《女人的大脑》一书中提到,男性与女性早在腹中就已表现出他们的区别:从妊娠第八周开始,胎儿大脑开始受到一种性激素的影响。雄激素削弱大脑交流中心的联系,而雌激素则加强大脑中负责语言、情感表达以及观察别人情感的能力。这就让女人具有无与伦比的天赋――善于交际、表达内心情感和平息冲突。不过,任何事都过犹不及。很多女性过于依赖他人的想法作决策,极易产生对自我不尊重和低价值感。因此,女性还是应该坚持独立思考。
中国新闻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球有四十八亿人虽然诊断不出有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权威专家总结出的几十种亚健康症状。中国中医近日首次提出的“亚疾病理论”将成为本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亚疾病理论”认为,在健康和疾病之间,自我感觉到不舒服、难受,出现种种还不能确诊为疾病的症状,这个阶段就是小病阶段、欲病之病,现在称之为“亚疾病”阶段。“亚疾病”既是个新名词,同时也是千年中医早有的“治未病”理念。现代的养生阶段就是中医说的未病之病,亚疾病阶段就是中医说的欲病之病,疾病阶段就是中医说的已病之病。业内人士认为,“亚疾病理论”是独立完整的科学体系。“亚疾病理论”及其调理方案既是对传统中医的继承,也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果。
过度在意健康
反而不利于健康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目前医药产业经常使用的一个策略是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比如说把疲倦定性为慢性疲乏症状,或是把周期性的腹泻和便秘定性为应激性结肠炎的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提法,健康可以定义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的极好状态”,而如果完全按照该定义的字面意思,很少有人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人们对于健康的狂热追求没有限度,现在有些人已经不需要出现任何症状,只要了解患有某种疾病会有何危害,就会自动把自己归入病人行列。“患者”本人可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因为现在人们通常对健康的过度在意恰恰是不利于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