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考前综合征”乱了高考生心绪

发布于 2023-04-17 4733次浏览


  小乐是黄岩中学高三的一名学生,现任班长,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心中的乖乖女,学生中的佼佼者。可从上星期开始她经常出现头部昏昏沉沉、双颞部胀痛、夜间睡眠障碍等症状。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不思,饭不想。做题时,老是怀疑答题卡是否填错,反复查看。明明眼镜放在书桌上,老是担心它会掉到地上去。更严重的是,上周六考语文时,一提起笔来便觉大脑一片空白, 最后交了白卷。

  据了解,临近高考,很多考生出现了像小乐这样的症状。就如往常少人问津的台一医心理健康咨询门诊,最近每周几乎都有近十来位高三毕业生前来进行健康咨询。有数据显示,备考阶段约70%的考生会出现焦虑失眠、倦怠乏力、烦躁不安、头晕心悸等症状。10%的考生由于过度精神紧张出现纳差、低热、头昏、四肢乏力而无法参加考试。心理医生黎敏说:小乐所表现出的不适就是“考前综合征”的表现。如果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做后盾,完全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黎敏说:“考生首先要接受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然后再学会自我调节。其实,这种惴惴不安的心理,几乎每个人在考试前都会发生,尤其当考试的结果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时,症状尤其突出,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黎医生提醒说:“考前或考后不要与同学过多谈论有关考试的事。考试紧张时先放下笔,深呼吸几次,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再继续考试。其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考前一定要保证一天8小时的睡眠,中午可以抽出半小时左右小憩,晚上不要开‘夜车’。若入睡困难,千万不要盲目使用催眠物。焦虑紧张时,可以听听轻音乐,或和朋友家人聊聊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或散步、慢跑等。另外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还有像芝麻核桃等有一定健脑功能的食物,不要随便服用‘补脑’药物。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摆脱困境时,这时候应该考虑去找心理医生了。”

  当考生出现“考前综合征”时,家长首先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心,以免给考生更大的压力。其次,及时和老师沟通,找到原因对症疏导治疗。第三,在家尽量营造轻松的复习环境,注意劳逸结合。黎敏说,家长要通过聊天、谈心的形式多和考生沟通,留意孩子情绪变化。若遇到症状比较明显的,要及时咨询心理医生。

(实习编辑:钟建森)

学生保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