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杀到 如何全面防寒保暖?
发布于 2023-02-16 6300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2-16 6300次浏览
冷空气杀到,如不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容易生病。冬季防寒,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考虑,才能全面防寒。俗话说“三分饥寒,七分温饱”,是非常有道理的。冬季防寒保暖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从以下几个保健方面着手:
一、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 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二、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三、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四、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五、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老人篇:
冷空气杀到,添衣保暖是首要
每当气温骤降,医院里就诊的病人比往日多起来,其中不少人是因脑血管疾病突发所致。进入秋冬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攀升,气温越低从头部“跑掉”的热量就越高,所以,头部保暖很重要,尤其是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头部最易受寒
有一些中老年人,不管天气有多冷,他们从来不戴帽子,以示自己身体非常健康。其实,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呼吸、消化道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天冷时候还是非常需要保暖的。
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头部的皮肤虽然薄,但血管及毛发既多且粗,所以,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往外蒸发。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寒冷刺激有一定关系。特别到秋冬时节,寒流频繁,气压多变,受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心肌缺血,猝死也有发生。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气温在l5℃左右时人体约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气温在4℃左右时,人体约1/2热量从头部散发;而气温在零下l0℃左右时,竟会有3/4人体热量从头部“跑掉”。所以,寒冷时候戴帽子不仅能保暖,而且还可避免发生感冒、咳嗽、头痛、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发生。
脑血管疾病“不敌”冷空气
冷空气是寒冷季节的“帮凶”,往往脑血管疾病“不敌”冷空气。统计资料显示,脑血管疾病多在冷空气过境后的一天和五天各出现一个死亡率高峰。对那些年老体弱者以及患有上述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引发疾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中风虽然发病快,但发病前也有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的信号。过性黑蒙(即突然眼前发黑,几秒钟或者1-2分钟可以缓解)、偏侧性视野范围缩小、复视(视物成双)、偏身或单侧肢体无力或笨拙、偏身或单侧肢体麻木、偏身或单侧肢体感觉异常、失语(或语言不利)、语言理解不能、人或物体的命名不能、记忆丧失、眩晕或头晕、走路平衡不能、面部麻痹、饮食、水呛咳、构音不清(讲话含糊不清)等。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如果能了解这些并采取措施治疗会大大减少危害,甚至能将中风有效地控制住。
脑血管“保暖”有招数
避免发生脑血管疾病发生,可从日常生活上做好预防,平时应摄取均衡的饮食,尽量少盐、少糖、少油,定时定量、多吃蔬果、少吃动物性油脂及动物内脏,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让情绪稳定;烟与酒尽量不喝,并安排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钟的规律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肌肉与血管弹性。
此外,天气寒冷会促使脑血管疾病发生,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每天多喝水、多吃蔬果,适量的运动;而定期量血压、测血糖、血脂肪,并记得按时服药。
上一篇 : 冬季必学的排毒养颜妙招
下一篇 : 赶走秋冬干燥两大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