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的炮制方法
发布于 2024-04-22 6860次浏览
发布于 2024-04-22 6860次浏览
荔枝核又名荔仁、枝核。载《本草衍义》。系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炮制方法】1.荔枝核《增补万病回春》:“砍碎。”《景岳全书》:“为末。”《串雅外编》:“去皮。”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荔枝核《瑞竹堂经验方》:“炒焦黄。”《增补万病回春》:“砍碎,炒黄色。”《串雅内编》:“炒黄为末。”现行,取净荔枝核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3.盐荔枝核《增广经验新编》:“盐水浸炒。”现行,取净荔枝核捣碎,用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或将荔枝核洗净,用盐水煮沸至盐水被吸尽为度,取出干燥,捣碎。荔枝核每100kg,用食盐2kg。
【饮片性状】荔枝核星长圆形或卵圆形,略扁。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有光泽。一端有类圆形黄棕色的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味微甘而苦涩。盐荔枝核呈碎块状,断面棕褐色,偶见焦斑,味苦涩而微咸。炒荔枝核形如荔枝桉,表面棕褐色,微有焦斑。
【炮制作用】荔枝核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能。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胃脘痛,痛经及产后腹痛。生品偏于治疗肝气郁滞,胃脘疼痛。如用于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的荔香敏(《景岳全书》);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脘腹疼痛及疝气胀痛的十香丸(《实用中成药》)。盐荔枝核偏入肝经血分,行血中之气,长于疗疝止痛。如用于疝痛、睾丸肿痛的疝气内消丸(《中药成药制剂手册》)。
【炮制研究】宋代《本草衍义》慢火烧存性为末。元代《瑞竹堂经验方》炒焦黄。明代《景岳全书》煨熟,捣碎。清代《嵩崖尊生全书》盐水浸炒。荔枝核从宋代开始有炮制记载以来,制炭的方法为历代所采用,近代部分地区还有用荔枝核炭的。古代多用此炮制品治气滞血瘀的经前腹痛或产后腹痛;亦用于心气痛,如《本草蒙筌》云:“煅存性,酒调,治卒心痛、疝痛。”盐制始于清代,但已成为近代的主要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