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支气管炎)的验方

发布于 2024-11-02 6999次浏览

[通治方]

陈泽霖:在急性发作时,先父陈耀堂老中医有一通用方。

霜桑叶9克 前胡9克 牛蒡子9克 生甘草6克 桔梗6克 凤凰衣4.5克 玉蝴蝶6克 鱼腥草30克 野荞麦根30克 佛耳草15克

有发热的,加黄芩、天竺黄;痰咯不爽,加枳实、淡竹沥;痰液清稀,加冬瓜子、白芥子;兼有气喘,加蜜炙麻黄、地龙;黄痰,加萎皮、大贝母。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程国彭: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桔梗(炒) 荆芥 紫苑(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1000克 甘草(炒)360克 陈皮(水洗去白)500克

共为末。每服9克,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医学心悟》卷三

[辨证方]

1、寒 证

陈复正:人参败毒散,为咳门第一神方,举世少有知者。

人参2克 芽桔梗3.6克 正川芎 白云苓 陈枳壳 信前胡各3克 川羌活2克 川独活1.5克 北柴胡 南薄荷 荆芥穗 北防风 净连翘各3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1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1剂。

《幼幼集成》卷三

邵长荣:形寒胸闷,咳白沫痰,我常用附子、姜竹茹、葶苈子、五加皮、白术各9克,陈葫芦、米仁根各18克,黄荆子1.2克,细辛3克,制成合剂,名温肺化饮浆,对咳痰、胸闷、形寒等症,有效率在70%~80%。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郭铭信:对阳虚者,龚老师重用附子等温阳,自拟扶肾蠲饮汤:制附片30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细辛6克,炙甘草9克。用于咯白泡痰,量多易出,畏寒怯冷,咳喘动甚尤剧,舌淡苔白滑,脉弦尺弱者有效。附子要先煎熟透,以去其毒,服之不麻口方可。据我体会:若痰多味咸,咳喘气促,舌暗红或紫,舌上无苔,或呈地图舌,脉大无力而数者,当用金水六君煎。方中熟地要重用至30克左右,余药为其四五分之一即可,否则,本末倒置,效必不著。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2、热 证

赵吉顺:我在临床根据慢性支气管炎咳喘症状特点,制成咳喘冲剂,适用于老年人久咳虚嗽以及痰喘痼疾;也可用于外感咳喘患者,经过较长时间临床实践应用,颇受群众欢迎。

桔梗30克 贝母30克 杏仁40克 地龙50克 白芥子30克 洋金花2克 黄芩30克 罂粟壳15克 山药30克

上药共257克,制成60袋,每袋约4克左右,1日3次,每次1~2袋。

《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曹希平:咯痰不爽,久咯痰不能出,痰稠成块或如丝,不论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均有较好的效果

党参15克 麦冬12克 黑芝麻12克 桑叶15克 生杷叶20克 生石膏30克 杏仁10克 生甘草10克 水煎服。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

陈士铎:人有骤感风寒,一时咳嗽,鼻塞不通,嗽重痰必先清后浊,畏风畏寒,此风寒入于皮毛,肺经先受之也。方用善散汤。

麦冬9克 苏叶6克 茯苓9克 玄参6克 甘草3克 黄芩2.4克 天门冬9克 款冬花1.5克 贝母3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三

段英廉:治慢性支气管喘息,以咳喘气逆、胸满气短为主证,兼有胸内烦热者。

党参10克 甘草8克 干姜10克 知母10克 牛蒡子8克 生地(切片)20克 地龙10克 黄芩10克 大枣12个(劈开)

水煎服。

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奉方治慢性喘息、胸内烦热者,服四剂多可见效。曾治一王姓妇人,年五十余,患喘息病十八年。自言咳喘日甚,胸中灼热,屡治无效。诊其脉弦数,舌苔黄腻,为其开上方,嘱其连服5剂。服后来诊,自言喘息烦热均减,嘱其继服本方。数日后欣喜来告,服药10余剂,喘息至今未作,食欲增加,体力增强。

《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3、虚 证

王正芳:吾师戚景如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扶正固本之膏方--补肺定喘膏:红参50克(研粉冲入膏内),黄芪300克,白术120克,防风90克,熟地黄120克,山萸肉60克,淮山药150克,云苓100克,陈皮60克,半夏100克,川贝粉

|<<<<<123>>>>>|

上一篇 : 哮喘的验方秘方

下一篇 : 哮喘中药验方

偏方秘方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