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滋方理论考源
发布于 2023-04-14 7890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4-14 7890次浏览
三阴三阳配属藏府及命门图
(一)
考察膏滋方的起源,有4个需要注意的特点:一是以滋补为主,二是多在冬季服用,三是盛行于明末以后,四是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
“膏”字从“肉”,本义指动物的脂肪,后泛指浓稠的膏状物。在中药制剂中,将中药材加工制成为像动物的油脂一样细腻稠厚的半流体状物称为“膏剂”。膏剂本身是中药制剂的一种,与丸、散、丹、锭等其他剂型一样,仅仅表达制剂的一种形态而已。
某些介绍膏方的文章和著作把膏滋方的源头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但所举《五十二病方》中的肪膏、脂膏、久膏、彘膏、豹膏、蛇膏和《黄帝内经》中的豕膏、马膏等名称中的“膏”,是油脂的概念,这类膏剂主要外敷涂抹于体表(故“膏”作动词用又有涂敷的意思),且大多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五十二病方》中有“以水一斗,煮胶一参、米一升,熟而啜之,夕毋食”方,虽未以“膏”名,却可视为文献可见最早的内服膏剂方。稍后的《武威汉简》中有“治百病膏药方”和“治千金膏药方”等,也是可用于内服的膏剂方。
早期的内服膏剂又常称为“煎”,如《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称为“煎”的方常把膏进一步加工成丸剂服用,如《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中藏经》的地黄煎、左慈真人千金地黄煎,《千金方》中的众多煎方等均是。
早期称为“膏”或“煎”的内服方,主要用来治病而不是滋补的。至六朝隋唐时期的《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文献中才见到一些滋润补益类膏方。在临床上逐渐认识到滋补类方药制作成膏剂服用有一定优越性,以后用于滋补的膏剂方就逐渐多了起来。
但用作冬令进补的“膏滋方”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制剂形态,也不仅仅是滋补而已。近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说:“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故“膏滋”或“膏方”,在江浙一带是一个已约定俗成的有特定概念的名词,具有医学上的特殊含义。
近年发表的有关膏滋方的科普文章和著作,大多将膏滋方和作为一般剂型概念的膏剂混为一谈,模糊了膏滋方的特殊概念和应用意义。
有的文章说:“膏滋是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这里讲的是膏剂,而不是膏滋。
探讨膏滋产生的缘由和理论基础,搞清其原理,才能确立应用膏滋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推动膏滋方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高临床运用膏滋方的学术水平。
(二)
为什么膏滋方主要在冬季服用?有人认为膏方冬季服用是因为冬季膏剂容易保存,而其他季节容易腐败变质。要是这样的话,宋明以前的膏方为什么不强调冬季服用?治病的膏剂是一年四季都用的,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成膏,如益母膏、枇杷膏等,并不限定服用季节。其实,只要按规范制作的膏,在自然条件下放置两年左右都不会坏的。而水分没有充分蒸发的膏,即使在冬天也要变质。膏滋方在冬季服用另有其指导思想。
为什么膏滋方主要在明末以后的江浙一带流行,这要联系到明末清初在江浙一带兴起的命门学说及其流派。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曾师从理学大师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他将理学结合于医学,推动了医学理论的发展。按照宋明理学的太极模式,对《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和藏象概念就会产生新的认识,明清医家据此阐述和发挥《内》《难》中有关“命门”的思想,创建了新的命门理论。
朱丹溪是浙江人,长期辗转于江浙一带,对江浙医家影响极大。肾命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是吴中名医,孙一奎是皖南人但长期行医于江
上一篇 : 解读膏滋方
下一篇 : 膏方有利于药材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