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自信 远离社会变态心理

发布于 2023-07-11 8329次浏览

  心理变态者,又被称为反社会者,喜欢把别人当成猎物。他们有时还会成为文化中的“名人”,例如他们的冷血使之成为小说、电影和电视里的坏人。

  专家认为,变态者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成长的心路历程与家庭环境有关。而且,变态犯罪涉及变态者与受害人双方,陷入变态魔爪的受害者常有自身的特点。

  心理变态是怎样炼成的?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提出,社会应该关注普通人,因为反社会者以男性居多,常常是从普通人发展而来的,问题出在他们从小长大的原生家庭。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男孩逐渐要从对母亲的依恋转到对父亲的认同,如果这个时期在家庭系统内感受不到爱,见到父亲在家滥施暴力,在潜意识中就会厌恶之。这种不认同感发展下去会逐渐泛化,对外界整个社会都感到厌恶。大多数人的反社会倾向可在成长过程中得以自愈,而有些人因为生活不断受到挫折,则会愈演愈烈,最后爆发严重问题,甚至很变态。

  何日辉称,反社会人格障碍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并不低,例如今年发生的校园凶杀案就可能与之有关。这些人很少主动就诊,多数是因为酗酒、赌博、抑郁而不得不上医院看的时候被发现。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医生不能轻易给人扣上这顶“帽子”,年龄上一般要求18岁以上才能谨慎地下诊断,18岁以下者常因为经常打架斗殴而被诊断为品行障碍。这些人平常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周围人可能感觉他们气不好、不善于与人交往。与精神病患者不同,他们自己在干什么,进行杀人等犯罪行为之前会周密筹划、到现场踩点等,故防不胜防,危害极大,被抓获以后要承担法律责任。

  缺乏自信易遭变态袭击

  美国有研究发现,一个人心理越变态,就越容易确定下手对象,有时仅凭别人的动作便可决定。在一个研究中,参加实验者先填写一个关于心理变态的问卷,测量与变态有关的人际情感特点,以及个人内心的不稳定性与反社会特质。然后让他们观看摄像机从后面的角度拍摄的12个人走路的姿势,并对假设抢劫他们的容易程度评分。结果,录像中的一些人真的被抢劫过,而最变态者能够把他们看出来。

  那么,什么因素使这些人容易遇害?有研究发现,变态者根据的是一套非语言信号,包括走路的步幅,重心如何移动,走路脚跟抬起的高度。缺乏与人眼神接触,手足无措,在变换身体姿势时避免过大的动作――这些身体语言提示缺乏自信,被变态者解读为任人宰割!

  纽约科普作家杰夫・怀斯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人:他表面上是一个风度翩翩、衣着讲究的绅士,天生健谈,仪表堂堂,热爱运动,敏而好学,善于理财,谦恭有礼……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糟蹋了很多人,为了满足其扭曲的私欲而虐待女性。这些女性完全符合上述特点。据遭到此人蹂躏的女人自己讲,她们都缺乏社会经验,性格不是很外向。她们的心理软弱,对变态佬的袭击毫无防备,在事情发生之后无法抵抗。后果便是她们严重受创之后,连讲述受侵犯的经历也极其痛苦,使变态者得以继续肆虐。

(实习编辑:张华仙)

心理疏导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