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适应期到底要多长

发布于 2023-07-03 8082次浏览


  案例

  开学已经两个月了,青青每天上幼儿园对全家来说,还是一件头疼的事。先是不起床,起床以后也不愿意自己穿衣服,好不容易妈妈帮着穿上衣服,又开始找茬儿,“我不想去幼儿园吃饭”、“我不穿这个鞋子”、“我不坐妈妈的车,我要坐公共汽车去上幼儿园”……

  到了幼儿园,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闹,老师连哄带劝地接过孩子,看着孩子哭着从妈妈的手里被抱走,看着女儿班上关上的门,妈妈的眼睛也湿了。“这个孩子适应得慢一些,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慢慢来!”老师每次都会这样安慰青青的妈妈。

  晚上回到家,青青也会不断地提要求,好像要将白天的不快统统发泄一下,“得给我讲两个故事”、“妈妈什么都不能干,必须陪着我”。连妈妈上厕所时,青青都要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开始还在耐心地满足她的要求,慢慢地,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难以满足,正着不行,反着也不行,一会儿说,“你别管我,让我自己做”。真的不管时,她又大叫,“你快点过来,谁让你不管我了”。妈妈已经快被折磨得崩溃了……

  家长讨论

  家长甲:我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也适应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送的时候都会哭,抱着我不肯松手,弄得我也很烦。后来发现姥姥送的时候会好一些。我就不去送她,让姥姥送,姥姥送时她只别扭一会儿就好了,我觉得孩子一般都比较缠妈妈,要是换个人送没准好一些。

  家长乙:我们家孩子一直都是保姆带,带得比较粗,孩子上幼儿园适应得很快,哭了两天就不哭了,我的经验是让孩子从小就得多接触人,别让孩子太胆小,也不能太缠着大人。

  家长丙:其实孩子哭也是好事,如果不让孩子哭,不让他发泄出来,他的不良情绪就没有“出口”,时间长了肯定生病

  家长丁:对,我们家孩子班上有一个小男孩,上幼儿园一天都没哭过,我们都觉得挺奇怪的,可是还不到3个星期,他就生病了,因为肺炎住了两个星期的院。他心里的“火”没有发泄出去,肯定会从身体里体现出来。

  家长戊:孩子刚一入园,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过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弱,让孩子及时地宣泄他的情绪,是帮助他适应的一个办法。同时,还应该多跟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

  专家解读

  孩子入园的适应问题,是所有家长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因为孩子的性格不同,每个孩子的适应期也会不同,像青青这样的孩子,入园的适应时间有些长了,这也是孩子适应环境能力差的一个表现

  一方面有孩子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家长的原因,家长的“适应期”有些长,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不适应,在家中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不加以区分,就使孩子的不良情绪受到助长,反而使孩子适应得更慢了。区分孩子的需求,给孩子适当的拒绝,让孩子自己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环境,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地改变观念,不以“包办”为主,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帮助孩子与陌生人交往,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针对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困难,一方面要考虑孩子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充分地反思家长教育策略的不足,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

  对于孩子,可以考虑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习以下几种能力:

  -学习变换自己的角色

  孩子在家中是一家的“中心”,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的要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到了幼儿园之后,孩子会感受到环境的变化,许多事情需要他自己完成,老师还会有一些要求和限制,“到喝水的时间了”、“应该学着自己脱衣服了”……孩子有可能由于自己能力的不足而产生不受“重视”的感觉,心理上的落差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对环境产生拒绝甚至排斥。应该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是应该自己尝试做的。

  -学习与人交往的需要

  孩子在家中生活的环境、交往的人群相对比较简单,入园后,孩子开始与老师交流,还要与小朋友交流。原来在家中,孩子的需要都被家长看在眼里,没等说就满足了;在幼儿园,想小便时要告诉老师,想玩玩具得跟小朋友商量,想出去玩得征求老师的意见……孩子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要学会与小朋友交往。知道用说的办法与小朋友交往,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要求是迈向与人交往的重要一步。

  -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是要及早学习的,吃饭、穿衣、如厕等能力的学习可以从1岁以后就逐渐开始了。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孩子走向独立,走向自主的重要前提。孩子缺乏自主的生活能力就会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就会产生退缩行为。“你应该自己穿衣服”、“你先用勺子自己吃,不能总让大人喂”。把孩子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孩子,才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用自己的能力适应环境。

  对家长而言,有一些教育策略也是应该重视的: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些负面的暗示。“看到孩子在班里哭,我也忍不住哭了”、“我的孩子天生胆小,没办法”。这些都是在暗示孩子,他的行为是“对”的,是被允许的。家长应尽量给孩子一些积极的暗示,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面临新环境,每个人都要学习适应环境”、“你一定会很快就适应的”、“你一定会做的”。积极的暗示会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环境,同时也让孩子看到家长做出的好榜样。

  -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适应环境能力差的孩子还有可能比较娇气,在家中受到的“照顾”比较多,这样的孩子往往还会表现出不合群,与小朋友交往时“自我中心”等一些性格特点。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替别人考虑,只有从小做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一些良好的性格品质,如能吃苦、会独立做事、能考虑别人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有好吃的要先给爷爷、奶奶吃”、“如果不高兴,可以说出来,乱发气也没有用”、“这些事你已经能做了,要自己做”。只有关注孩子这些品质的培养,才能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与人和谐相处,才能更快地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中。

  -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孩子面临一个新环境,能否将对家长的“依恋”顺利地转移到“老师”身上,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让老师及早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与老师针对孩子情况进行详细地沟通,听一听老师的建议,对家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经常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鼓励孩子的细微进步,对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都是有帮助的。

(实习编辑:孙平)

学龄前教育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