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扁桃体为啥总发炎?6种情况可切除

发布于 2023-06-27 4477次浏览

  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儿科医师 洪丽冰

  很多患儿家属因发热就诊时,总会提到这几个问题:“我的孩子扁桃体发炎了吗(6月龄婴儿)”、“我的孩子扁桃体发炎,为什么持续高热不退”、“我的宝宝扁桃体肿得很厉害,是发炎了吗”、“我的孩子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严重吗?一定要回来复诊吗”……那么,您对小儿扁桃体到底知多少呢,下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医师洪丽冰将为您一一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扁桃体?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此处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抵抗呼吸道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以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

  问题二:所有的宝宝都会得扁桃体炎吗?

  答案是否定的!1岁以前,孩子的扁桃体还未充分发育,所以,1岁以内的小宝宝患扁桃体炎的机会并不多。1岁后,扁桃体开始逐渐增大,4~10岁达到高峰,14~15岁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多见于学龄儿童

  问题三:扁桃体肿大等同于扁桃体炎吗?

  扁桃体炎患儿,医生检查时可以见到扁桃体肿大。当患儿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无发热、咽痛等临床感染症状,检查扁桃体无充血、未造成气道堵塞,而呈现单纯性肿大表现时,多属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

  问题四:什么是扁桃体炎?

  咽部作为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当人体咽部受到病毒细菌等侵犯时,扁桃体有一定抗击病原体的能力。当机体因过度疲劳、受凉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御机能减弱,腺体分泌机能降低时,扁桃体就会遭受病原体感染而引发扁桃体炎,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是由于病原体侵入扁桃体而引起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严重时高热不退,患儿吞咽困难。医生检查时,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化脓。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引起或因隐窝引流不畅导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部分发生在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患儿通常会有咽部干燥、有堵塞感、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口臭等表现,同时存在并发慢性炎、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问题五:扁桃体炎热退了,等同于治愈吗?

  无论宝宝患的是急性还是慢性的扁桃体炎,若是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都有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宝宝健康。如局部并发症有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颈淋巴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全身并发症常见的有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败血症、关节炎、皮肤疾病(如银屑病)、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

  因此,对宝宝的扁桃体炎,父母们应该给予重视,不要因为错过了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扁桃体炎,甚至出现并发症。

  问题六:宝宝得了扁桃体炎,我给TA吃抗生素,不对吗?

  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弓形虫及一些病毒(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较多见。因此,当患儿出现扁桃体炎时,建议医院就诊,确认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再进行明确而有效的病因治疗。针对患儿发热、咽痛等症状,同时予以退热、局部缓解咽部疼痛等对症治疗。

  记住!不当的物治疗,有些时候会适得其反,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可能!

  问题七:孩子扁桃体一直肿大,可以切除吗?

  下述情况有必要切除扁桃体: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病变全面影响儿童健康或使儿童中断学业,以及影响听力或呼吸时。

  扁桃体切除术适应征包括:

  1、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

  2、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

  3、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

  4、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

  5、扁桃体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

  6、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问题八:我的宝宝扁桃体反复发炎,要怎么办才好?

  相信很多父母在宝宝得了一次以上的扁桃体炎时,都会问医生这个问题。针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抵抗力: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给予合适运动方式,建议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注意口腔卫生: 父母要督促宝宝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物残渣存在口腔中。

  3、合理的饮食习惯:按时就餐,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对煎炸食物、零食,坚决说不!

  4、避免受凉: 在气候变换季节,合理添换衣物,注意空气流通,避免较大温差。

  5、防微杜渐:宝宝出现咽炎、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时,积极、彻底治疗。

  (通讯员:刘元铃)

学龄前疾病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