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生”――老年婚恋的新形式
发布于 2023-06-08 6840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6-08 6840次浏览
近几年,陆续有几位朋友通报说,老伴儿去世了。虽说人到老年,说不定谁先离去,但我还是免不了要为他们唏嘘一番,悲伤一阵,并牵挂他们丧偶后的生活。
一年半载之后,又得到他们的通报,说是已经找了新的“朋友”。 他们的这种“朋友”,都不是新认识的,更不是别人介绍的,而是“老朋友”了,是老相识。彼此或者在一起工作过,或者早就有来往,有了解,有好感,在心底里埋下过友谊的、爱慕的种子。
他们之所以对外称为 “朋友”,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夫妻,当然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他们之所以敢于、乐于公开承认是“朋友”,是因为已经有了实质的夫妻关系;他们的这种“朋友”之所以要带上引号,是因为他们不是一般的同居者,他们并不搬进一个家里,不住在一起,而是根据情况和需要保持来往,彼此时常走动。
人到了老年,都有自己的子女儿孙,都有自己的住房和习惯了的家庭环境,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和生活资料,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活动规律,要全部丢掉或改变它去适应另一个人的一切,是很困难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又有必要解决孤单,满足新的人生阶段的精神与生理需要,采取这样的结合方式是目前能选择的比较好的方式了。
我给它归纳了五个特点:一不需要费时间去进行生活习惯的磨合,二可保持各自原有的家庭和独立的空间,三不产生经济纠纷和未来的遗产继承问题,四可体味“距离是美”的哲学,五可经常出门进户、活动筋骨,有益健康。
人们把这种“朋友”关系的履行者戏称为“走读生”。这个词对于他们倒是挺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富有幽默感和创造性的借用。这大概是当今老年婚恋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了。
但是,“走读生”的 “准婚姻”关系,在不用履行法定义务的同时,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我想,这些丧偶朋友们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也许这种关系更有利于平衡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吧。
(实习编辑:陈兴娣)
上一篇 : 35岁女人该嫁28岁男人
下一篇 : 老人婚恋,一定要摸清对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