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期待妈咪的亲子教育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23-03-03 9333次浏览

  我母亲本身的学历并不好,但从小在课业上就很爱拿我跟邻居、堂兄弟姊妹比较,她的教育观就是花了钱,让我们全心念书就应该要有好表现,我的心情很矛盾,有时候想想正因母亲对我的要求,让我在求学的路上也学会了自我要求,也很感谢妈妈辛苦工作赚钱的支持,让我很顺利地一路攻读完自己有兴趣的硕士学位,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跟我一样喜爱阅读跟热爱新知。

  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一直在竞争的压力长大,很不开心,所以不想要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较,但是,很担心自己如果反向地完全不要求孩子,会不会变成过度放纵,让他没有求进步与自我要求的态度,无法发挥真正的能力呢?

  教养大迷思:全有或全无的二分法

  王意中临床心理师认为,教养的方式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选一,因此,妈妈其实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比较」或是「不比较」,一定要二选一来教育孩子,而是要视情况保有弹性的调整方法,举例来说,一般家长想到「比较」,就会想到比成绩、比才艺,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其实比这一周谁主动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较多?也是一种比较。

  把外婆的期待换成妳的,就合理了?

  事实上,外婆对于妈妈有期待,妈妈对于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期待,这一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妈妈有没有去倾听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呢?如果只是将焦点放在把自己当初所不接受的期待剔除掉,并不表示加诸在孩子上的另一个期待就是合理的。

  听听孩子怎么说

  王意中临床心理师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他曾经与孩子们讨论长大后要做什么,孩子可能说他长大要开火车、做果、开面包店等等,随着年纪成长、接触到新的人、事、物也可能一直在改变。

  有的孩子喜欢社交、有的孩子喜欢煮东西、有的孩子可能喜欢解决问题,重点是透过与孩子讨论、互动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哪?专长是什么?自己在做哪些事情的时候是可以很投入的,有些家长从来不花时间静下来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是什么,只是一直执着于不要将自己过去受到不合理的期待加诸在孩子身上,忽略了孩子跟妳其实也是不一样的个体。

  比较,真的不好吗?

  「比较」也有它正面的意义,可以让孩子看到事物的各种可能性,也让孩子有机会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学习做选择,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拿两个不同口味的蛋糕让孩子做选择,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是在做比较,他有机会知道原来柠檬口味的蛋糕吃起来是这样,巧克力口味的蛋糕是那样,同时也了解不是哪一个「比较好」,或是「比较不好」,而是知道两者是「不同」的东西。

  换个角度想,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没有机会了解自己的需求与喜好是什么,可能长大后他看到别人学游泳,就会说他也要学,看到别人学打鼓,又说要跟着学,可能过没多久,看到别人画画画得很好很羡慕也要学,反而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朱静怡临床心理师表示,在这个情境中其实妈妈本身已经察觉到利与弊,因此可以修正自己的教养方式,把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跟过去的自己比较,是不是更有进步了,此外,多给予孩子具体的称赞:「妈妈觉得你在什么地方的表现很好耶,很厉害,要继续加油!」,不要一直去强调孩子的短处,这些都是可以让孩子保持进步的方法。

  事实上,「比较」这件事情本身是很难避免的,也不一定要用完全负面的态度去看待,因为就算爸爸妈妈本身可以尽量做到不比较,但是,当小孩子进到学校,同侪之间也可能自然会出现比较的情形,所以,重点应该是放在让孩子学习当他处在一个竞争的情境中,或别人拿他来比较的时候,他能够以什么样的态度或心境去面对,是不是能够清楚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在哪里,思考如何让自己更进步,而不是只要「比较」一出现,就对自己产生怀疑或对他人产生敌意。

 

行为与习惯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