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发布于 2023-03-23 6510次浏览

  与亲子关系相比较,同伴关系具有其特殊性。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一种教养关系,父母处于权威状态、主动状态,而幼儿则处于服从状态、被动状态。在同伴关系中,由于幼儿在生理机能方面处于近乎相同的水平,因而他们之间是平等、互惠的,这种人际关系为幼儿的社会化提供了全新的舞台,构成了幼儿之间特殊的学习环境和交往原则。幼儿与同伴之间这种共同活动并协作的关系在幼儿社会化中的作用是成人无法替代的,对幼儿的个性、情感、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1.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发展良好的社会行为

  “自我中心”是个体在婴幼儿时期所表现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随着幼儿的心理发展逐渐减弱或消失。但是,由于独生子女成为家中众星捧月的对象,其“自我中心”倾向也随之加重(纪红艳,2005)。

  日本幼儿教育专家山下俊郎在其《独生子女》一书中指出:“儿童是在同别的儿童的交往中开始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出各种各样的道德品性的。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这一类品性,不是靠成人的说教,而是靠儿童在游戏活动与社交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同伴在一起游戏、活动的日益频繁,幼儿逐渐了解到同伴所拥有的权利,并借助于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评价自己的行为。随着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还能逐渐了解群体交往中的各种规则,产生与同伴交往所需的合作、谦让、助人、宽容等良好的社会行为。

  2.平等关系,增进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虽然离不开成人的培养,但主要还是幼儿日常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掌握一些交往技能和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虽然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教师对于幼儿来说,多少都带有一些权威、领导的性质,而幼儿及其同伴在语言、动作、思维等方面都处于近乎相同的水平,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横向的关系,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交流,如下例:

  4岁的毛毛是一个比较内向男孩,初入园时经常都是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整天也不说一句话,很少去和其他的小朋友交往、游戏。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他还和以前一样只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小朋友玩。他的眼睛总是在小朋友的身上浮动,看别人“过家家~‘买东西”……但是他从来没有融入进去。他的带班老师李老师想让他也参与到游戏中去,于是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毛毛,你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吗?老师带你去玩好吗?”他听到后,抬起头,小眼睛眨眨地看着李老师,没说话。李老师想拉毛毛起来,他却使劲地往后挪,坐在座位上,就是不起来。李老师蹲下来对他说:“我想带你去萱萱的商店买东西,或者去娃娃家做客,好吗?”他仍旧看着李老师,什么也不说。正当李老师一筹莫展时,同班的萱萱走了过来,笑着叫毛毛的名字:“毛毛,你来我这儿买西瓜吧,今天的西瓜又大又甜!”边说边拉着毛毛到了她的“水果摊”前,开始一样一样地介绍起来。上面案例中的毛毛小朋友,他在某种程度上还对教师有生疏感,这使得他对教师的态度冷淡、不积极,所以无论教师怎样积极地想与他拉近距离,他都没有理会,使他和教师陷入了一种被动的局面。但是同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他毫无抗拒地参与到与同伴的游戏中去。

  3.提供知识经验,为将来的社会角色做准备

  同伴之间的活动、游戏向儿童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包括游戏规则、生活常识乃至有关性别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与经验通常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如下例:

  在秋天主题活动中有一个“秋天来了”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就听到嘉嘉指着活动课上用的树叶对旁边的小朋友说:“我看见过一个叔叔用火烧树叶。”宁宁也跟着说:“我也看见过的。”天天说:“我妈妈讲火很危险,小朋友是不能玩火的。”大泽说:“火能推动火箭上天。”就在大家兴致高昂地观看、议论、争吵火时,君君自言自语地说:“火是从哪里来的呢?”君君的问题再次吸引了幼儿,大家又开始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这时陆凯把头抬得高高的,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君君说:“火是会把房子烧着的,我们家前面就着过火。”君君边点头边说:“抽烟弄的。”有的说:“烧水时煤气没人看管。”嘉嘉说:“消防车可以去救火。你们知道为什么消防车的车上装一个灯吗?”天天说:“消防车去救火时,这个灯就会亮,而且会发出声音,大家就得让路。”这时全班幼儿就发出消防车的声音:嗡……嗡……

  可见,在没有成人介入的情况下,这些幼儿之间的信息进行着不断的互动、交流、碰撞,将对话一次次推向高潮,此时的幼儿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着新的知识。

  在与同伴的实际交往中,幼儿除了学到知识外,还学会了如何相互合作,如何处理同伴间的矛盾,如何坚持或放弃自己的意见。幼儿正是在这种关系中学会实践其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并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幼儿积极地对成人世界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仿和实践。

  4.促进幼儿情感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

  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交往,不仅满足了自己交往和归属的需要,而且还使幼儿从中体验到快乐,有助于幼儿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通过社会性交往,幼儿对是非、善恶的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产生了初步的认识。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助人、合作、安慰等会被同伴接受,而攻击和破坏行为则遭到同伴拒绝。同伴的接受和拒绝强化了幼儿的道德行为,使幼儿认识到哪些道德规范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哪些是不符合的,最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然而幼儿最初的这些道德判断具有很大的情绪性、具体性和受暗示性,很容易受其他环境的影响。因此,树立同伴中的榜样对幼儿品德规范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促进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詹姆斯认为:我们具有被我们自己所关注、被我们自己的同类所赞赏的本能倾向。当自己没有受到或没有受到太多他人的关注时,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我们是“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幼儿也是一样的,通过同伴的“眼睛”进行自我认知。同伴的行为和活动就像一面“镜子”,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参照,使幼儿能够通过对照更好地认识自己,对自身的能力做出判断。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在幼儿处于不利的发展状况下,还可以抵消不良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一项对离群索居的猴子进行的研究表明:同伴间的接触可以抵消亲子关系中对幼儿的某些不利方面。研究发现,尽管幼猴被剥夺了受母猴照料的机会,但只要它们在“幼年”有同其他的幼猴充分接触和玩耍的机会,它们的发育仍然会是正常的。

  安娜·弗洛伊德和索菲.丹(AnnaFreud&SophieDan,1951)提供的著名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二战期间,有6个儿童的父母都被纳粹分子杀害,这些儿童被关在集中营内长到3岁(他们在集中营生活了近两年的时间,直至解放)。这期间他们很少得到成人的照顾,几乎是彼此相互照顾着长大的,相互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持久的依恋情感。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有缺陷或是精神病患者,长大后均成为正常的、有用的社会成员。对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和对人类的相关研究都证明了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青春期抑郁、社会适应困难。另外,儿童在早期同伴交往中获得的经验对塑造其个性、价值观及人生态度都有着独特的、重要的影响。

  小章来自南方某省的山区乡村,在家排行最小,全家人都很疼爱他。他自小性格十分内向、孤僻,不善言语,很少与人交往。但他很聪明,学习踏实用功,成绩一向很好,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期间的十几年成长还算顺利。然而自上大学之后,他开始感到许多事情总不顺心,尤其是怎样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使他伤透了脑筋。一年多来,他和班上同学的关系很不融洽,跟室友曾经发生过几次不小的冲突,关系十分紧张。后来他擅自搬出宿舍,与外班的同学住在一起。从此,他基本上不和班上同学来往,集体活动也很少参加,与同学的感情淡漠、隔阂加重。他没有一个能信任、谈得来的知心朋友,精神痛苦无处倾诉,长期的苦恼和焦虑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他曾想尽力克制自己,企图用埋头学习的方法来减轻痛苦,冲淡烦恼。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他学习精力很难集中,效果很差,成绩急剧下降,后来竟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他开始厌倦学习,厌恶同学和班级,一天也不愿再在学校待下去了。

 

行为与习惯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