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困扰小宝宝的睡眠障碍

发布于 2023-06-27 6396次浏览

  上海曾对181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询问发现,夜间磨牙、梦呓、打鼾、夜惊、夜游、恶梦、难以入睡的发生率达46.97%,高于国外10%。

  睡眠障碍原因多多

  睡眠障碍有两种不同的原因,一种是生理性的,如幼儿常见的原因有饥饿、口渴、过饱、生活环境改变、与母亲分离等。白天活动过度,晚上亢奋;看电视过多;学习负担过重;沿袭父母的生活习惯,如父母有失眠、晚睡的生活习惯;

  睡前喝兴奋性饮料如含咖啡因的可乐等都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另一种是病理性睡眠障碍,如佝偻病、肠痉挛、蛲虫症、感冒发热、鼻炎哮喘、肠蛔虫症等,易引起宝宝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目前对婴幼儿睡眠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认为这是一种与大脑发育延迟有关的发育性疾病。由于大脑发育延缓而扰乱了正常的睡眠节律,因而出现梦呓、夜惊、难入睡等。

  睡眠障碍会使孩子产生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孤独性格急躁,久而久之,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随着年龄增长,成为成年后导致失眠症的主要因素。

  睡眠障碍宜防且治

  应用安眠镇静治疗婴幼儿睡眠障碍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宝宝大脑尚未发育完善,长时间用安眠药会影响智力发育。宝宝的睡眠障碍宜防治结合:

  1.与孩子形成和谐的亲情关系,宝宝入睡前轻轻抚摸、拥抱,这样能够起到安定孩子情绪缓解恐惧和焦虑的作用,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及依赖感,从而使睡眠障碍得到根本改善。

  2.临睡前半小时不要有激烈活动,宜安静地讲故事,听舒缓的音乐,营造宁静的氛围。

  3.卧室要通风好,温度适当,尽量减少噪音和光线干扰。不要在床上看书,玩玩具,看电视,床只用于睡眠。

  4.睡前用热水洗脸洗脚,最好洗澡有助入睡。

  5.在医生指导下用暗示法及松弛法。

  6.中医中药副作用少,对宝宝较适合。小儿多见心两虚型,表现入睡不安,纳呆少食,消瘦,舌淡红,脉细弱,常用太子参、炙黄芪、茯苓、夜交藤、珍珠母、淮山药。另一种是阴虚火旺型,表现五心烦热,夜惊,大便秘结,干口渴,舌红苔剥,脉滑数,常用生地、知母、酸枣仁、柏子仁、玄参。珍珠粉有安神定惊作用,也适合小儿服用。

  7.食疗较能为宝宝接受。瘦猪肉150克加百合50克,共煮至熟烂加盐服用;核桃仁30克,五味子15克,蜂蜜适量,共捣成糊状,分次服用;桂圆肉20克,莲子肉30克,加水适量煮熟,睡前服用。

 

行为与习惯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