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发布于 2023-04-11 4748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4-11 4748次浏览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仍然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传授基础知识。包括政治、文化、道德、理想等。二培养学生的技能。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技能。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观察力培养”的问题。
一、观察与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通过眼看看、耳听、鼻闻、嘴尝、手触等方式去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过程。在观察的时候,观察者要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和任务,拟出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察看知觉对象,向它提出问题,从中寻求某种答案。例加,我们在观察某种生物的时候,必须随时了解这种生物的特点及其变化,它的生活习性,它与其它生物的异同。观察者在观察时,不仅在注视而且在搜寻着、比较着、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观察过程总是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观察有时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观察不是一次性的瞬时知觉,而是系统的,较长久的知觉。我们对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特点的观察是这样,对物理化学反应的观察也是这样。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感性知识,对某种事物的观察往往重复多次。所以在观察的过程中必须非常稳定,以免关键性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从观察者的视野中溜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观察力的最高境界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人们在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原因是有两方面的:其一是主观原因,由于有的人对周围事物淡漠,因而对一切事物都没有敏感的反应,更不用说“平中见奇”了。其二是观察上的原因,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与从事的职业可以导致一个人观察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凡是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物,如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作家和画家等,他们的观察力发展水平都比平常人高。如瓦特通过观察“水达到沸点时能产生大量气体的规律而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从人们司空见惯的极其平常的唾液分泌现象中发现了大脑活动中的某些奥秘;富兰克林从貌似无关的现象——摩擦生电和闪电中,看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上各例说明了一个人的“观察力的培养”对其事业上取得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的观察力不仅在发展水平上有差异,而且在类型上也有个别差异。例如有的人视觉观察敏锐,有的人听觉观察敏锐,有的人嗅觉和味觉观察敏锐等。但是,这种类型上的差异并不影响他们都有可能成为观察力高度发展的人。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因为人们生存在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对事物的观察,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要想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无疑应培养每个人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尤其是对学生。学生时代是十分珍贵的,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黄金时代。学生接受知识分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学生的知识有感性和理解知识两种,每种知识是互相联系的,感性知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知识,这样循环一次就达到了一次飞跃,从而对事物有了本质上深刻的认识,完成了认识的一个阶段,而这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多数是通过对事物的直接观察得来的。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要,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例如有许多学生对几何题的证明感到困难,拿来一个题目无从下手,其原因在于不会留心观察各类题型之间的联系,缺乏动脑分析的能力,要想改变这种情形,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上一篇 : 培养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好处多多
下一篇 : 父子过招 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