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中暑

发布于 2023-02-10 7812次浏览

  主讲人: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吴彩军

  “站着像生煎,走着像油炸,在床上是红烧,下床后是清蒸,我们是奔跑的五花肉……”进入伏天后,全国各地持续高温,造成门诊接待中暑患者急剧增加。夏季到底该如何预防中暑?今天,我就来教您如何不被高温“烤倒”。

  简单地说,身体产热太多,又散不出去,就会引起各种身体不适,就是中暑。加之最近部分地区暴雨连连,湿热的环境更容易中暑,当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70%时,大家就要谨防中暑了。

  中暑也分阶段

  中暑来的突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症状判断处于哪个阶段,从而采取有效救治。

  先兆中暑:高温情况下,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必须赶紧喝水,到阴凉的地方休息,症状可自行消除。

  轻度中暑:体温>38.5℃,心跳增快、恶心、呕吐,出现这些情况后再休息、喝水,逆转病情就没那么容易了,一般需要去医院。

  重度中暑: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出现问题,比如神经系统处在谵妄、昏迷状态,肝功能出现异常,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猝死等,必须及早就医。

  家中常备中暑

  未雨绸缪能有效防中暑,夏季家中可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片)等。不过,一般中暑后,身体都有自行调节能力,当出现早期症状后再吃药缓解。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片)、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不建议两种药同时服用。体弱多病、有基础性疾病老年人,如果出现先兆中暑的情况,在吃完药、补充足够的水分后,间隔半个小时症状没有缓解,就不要继续吃药了,建议到医院就诊。

防暑防晒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