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生如何锻炼?
发布于 2023-03-03 7060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3-03 7060次浏览
随着气温的下降,我们已经渐渐感觉到了秋天的脚步。气候宜人的秋季,让那些原本因为酷暑而疏于运动的人又有了运动的兴致。特别是一些学生,在户外运动的时间也有所增加。然而要注意的是,季节的更替会让我们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秋乏、秋燥等现象,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那么该如何进行秋季锻炼呢?
课间休息时间比较短,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因为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肌肉处于静止状态,突然运动会使身体难以适应。同时,过量运动还会使人体产生酮体等有害物质,对心、肾等主要脏器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也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不良症状。此外,如果学生在锻炼中发现有心悸、气短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检查,这样的学生有可能患上了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
秋高气爽,气温适宜,秋季可谓锻炼的好时节。秋天经常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
从夏天的不爱动,到秋天的动起来,这其中还需把握好度,并非运动越多就越好。从中医理论讲,秋天是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乒乓球、羽毛球等,适时有度地进行。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而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秋天气温下降,时常阴雨连绵,肌体在这种环境下会引起血管收缩,关节活动能力减弱,极易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损伤。专家提醒,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运动时更要选择舒缓的项目,以免发生意外,同时为防止秋燥要及时补水。从潮湿闷热的夏季进入秋季,气候一下子干燥起来,人体内容易存积一些燥热,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的水分丧失,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所以,运动时一定要注意补水。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梨、苹果、蜂蜜、木耳、芝麻、新鲜蔬菜等食物,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能力。此外,还需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健康度过秋天。
(实习编辑:刘秀琳)
上一篇 : 6秒你解决考前紧张
下一篇 : 趴在课桌上午睡害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