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操作的分类
发布于 2023-03-14 5742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3-14 5742次浏览
拔罐方法是指将罐具吸拔在应拔部位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拔罐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以排气法分类(1)火罐法
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排去空气。即借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去罐内空气,使之形成负压而吸着于皮肤上,称火罐法。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常用的有下列几种操作方法:
1)投火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操作时用软纸条稍折叠,或卷成纸卷(较罐的深度约长2cm),点燃后烧去3cm左右时,迅速投入罐内,在火旺时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
2)贴棉法:本法多用于侧面横拔位,但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操作时用0.5~1cm的脱脂棉一块,四周拉薄后略蘸酒精,贴于罐内壁上中段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3)滴酒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操作时在罐内上中段滴乙醇数滴(也可用药酒),然后将罐横转1~3周,使乙醇均匀附于罐壁上(勿使乙醇黏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平持罐底迅速将罐扣在选定的部位,即可吸住。
4)闪火法:本法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尤其适用需要连续拔罐的情况,在临床中最为常用。操作时止血钳或镊子夹住醇棉球或纸片,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片刻,速抽出棉球或纸片,速将罐子罩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住。需要较大的吸拔力时,可将燃烧的乙醇棉球在罐内上中段的罐壁旋转涂擦,使乙醇沾在罐壁上燃烧,然后迅速将棉球抽出并将罐扣在应拔部位。为提高效率,临床中常用细铁丝将纱布缠绕在7~8号的粗铁丝上,制成闪火器备用。操作时,将闪火器伸入乙醇瓶内蘸一下乙醇,然后轻轻挤压或甩出多余的乙醇,再点燃使用。每蘸―次乙醇,连续拔多次罐,不用时吹灭即可。注意必须在乙醇即将燃尽时及时吹灭火焰,若需要继续拔罐时再重新蘸乙醇点燃。闪火器上的纱布烧得不完整时及时更换,以保证火力充足,并防止纱布脱落而致烫伤。
5)架火法:本法适用于俯卧、仰卧的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平坦部位,施术部位不平时,可在施术部位涂些凡士林,以利于黏着架火物品。然后用不易燃、不传热、直径2~3cm的物品,若用墨水瓶盖、药瓶盖等胶木或橘皮等物品,置于应拔部位的中心,再放一乙醇棉球于其上,点燃后立即将罐扣上。它的特点是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限制。
(2)水罐法
是指用沸水煮罐以形成罐内负压的排气方法。先将竹罐放在沸水中煮2~3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再用筷子或镊子将罐夹住(罐口朝下),将水液甩干净,迅速地用折叠的消毒湿毛由捂一下罐口,吸去水液,立即将竹罐扣在应拔部位,扣罐后,手持竹罐按于皮肤约半分钟,使之吸牢。此法是民间常用的方法之一。
(3)抽气罐法
先将抽气罐紧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中抽出瓶内空气,使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即能吸住。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烫伤,操作容易掌握,负压的大小可以调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空气唧筒排气法:将用青、链霉素空瓶1个(瓶口加盖挖皮塞,将瓶底切去,边缘磨平),紧贴皮肤扣于被拔部位,然后将10~20ml注射器针头穿过橡皮塞刺入瓶内,把瓶内空气抽出,使产生负压,即可将瓶吸住。
2)橡皮球排气罐排气法:用橡皮排气球连接罐具而成。操作者用一手将罐具底部紧按在应拔部位,另一手不断挤压排气球,达到所需负压时停止挤压。橡皮球尾部若安装有开关旋钮时,排气前要打开旋钮,达到负压时再关闭旋钮。组合式罐具在排气时可以用一只手进行操作,达到所需负压时停止挤压并关闭气门,然后取下橡皮排气球。
3)电动吸引器排气法:首先通过接通电动
吸引器的电源,启动机器,把负压控制旋钮顺时针方向调到最大负压值,用手掌将吸管口堵住,观察真空表,证实机器性能良好时,再将负压调节到所需数值即可应用。一般拔罐约需40~53.31kPa,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节负压值。使用时,将吸引管连接在罐具顶端的接口处进行排气,待罐内形成适宜负压时拔下吸引管即可。根据负压大小,具体部位和病情需要决定防置时间。
二、以拔罐形式分类
(1)单罐法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或明显压痛点。可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取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处拔罐;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在肩内陵处拔罐;冈上肌腱炎在肩 处拔罐等。
(2)多罐法
用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疾病。可在病变部位吸拔数个乃至排列吸拔十数个罐,也称为“排罐法”。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位置成行排列拔罐。治疗某些内脏器官瘀血时,可按脏器解剖部位在相应体表纵横排列拔罐。
(3)闪罐法
闪罐法指将罐吸拔在应拔部位后随即用腕力取下,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为止的拔罐方法。若罐子已热,可换罐拔之。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又称连续闪罐法。此法的兴奋作用较强,适用于肌肉萎弱、局部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弱病症。此法不仅可避免非治疗所需要的瘀斑,还增强了对某些病症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范畴。
(4)留罐法
留罐法指将罐吸拔住后,在应拔部位留置一段时间,又称坐罐法。留罐时按皮肤表面的反应情况,又可以分为充血性罐和瘀血性罐。上罐后留置时,达到皮肤潮红,即起罐,为充血性罐。达到皮下出血,皮肤有紫点或紫斑时,为瘀血性罐。对于某些不能用其他罐法的部位,可选用留罐法。如治疗肩周炎,后背可以摇罐,前胸则采用留罐。一般留置5~10分钟,吸力强的留罐时间短些,吸力弱的可以留罐时间长些。此法是临床常用方法之一。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宜遵照从上(头部方向)往下用留罐法的顺序,先拔上面,后拔下面,同时罐具型号也应当上面小,下面大。
(5)走罐法
走罐法是指将罐吸拔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又称拉罐法、推罐法、行罐法、移罐法、旋罐法、滑罐法等。走罐法操作前先在罐口或吸拔部分上涂一层润滑剂作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用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右手扶住罐底,用力在应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缓慢地来回推拉旋转移动;移动时,将罐具前进方向的半边提起,以另半边着力,一般腰背部宜垂直方向上下推拉,胸胁部宜沿肋骨走向平行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自转或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四肢部宜沿长轴方向来回推拉。需加大刺激量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操作多次,至所拔部位皮肤红润、充血,将罐起下。用水、香皂液、酒类等容易挥发的润滑剂时(用香皂液作润滑剂拔走罐时,又称滑罐法),应随时在前进方向涂擦润滑剂,以免因润滑剂不够引起皮肤损伤。此法适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若吸附时间较长,皮肤隆起明显,则不易推移,强行推移则易撕破皮肤。过度肥胖、皮肤松弛者,应在火罐的上方压紧皮肤后推移。一般,走罐可先走督脉,两走夹脊,然后膀胱经,亦可以膀胱经为主。
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拔住之后,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拔住,因证实拔住后就较难移动,用力过大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补充润滑剂或停歇。此外,推拉旋转的速度宜缓慢,怏则易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
(6)摇罐法
摇罐法是指先用闪火法将罐拔在皮肤上,然后均匀而有节奏地摇动吸拔在皮肤上的火罐。这样反复的牵拉,增加了对穴位或皮肤的刺激量同时也起到了按摩作用。摇罐时应注意用力要柔和,速度不宜过快,摇动的角度要适宜,太大容易把火罐摇掉或者病人不能耐受,太小达不到刺激量,起不到 罐的作用。
三、 以综合运用分类
(1)针罐法
针刺拔罐应用非常普遍,掌握好针灸疗法,针刺前后配合拔罐,治疗的病症及疗效均会有所扩大。
1)留针罐法:在留针的过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针剌,待施毕补泻手法达到一定刺激量后,将针留原处,再以针刺为中心,拔上火罐,以增加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加强针刺效果的作用。用针罐法应该注意手法的掌握,防止滞针、断针。不宜使用过长过细的针,留在体外的针身、针柄不宜过长。此法多用于风湿痹痛。此法不得在胸、背部使用。
2)刺络拔罐法:是刺络放血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拔罐方法。是指用三棱针,皮肢针(梅花针、七星针等)刺激病变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红、渗血或出血,然后加以拔罐的一种方法。方法:先在局部刺络出血,然后再进行拔罐,留罐5~10分钟左右取下,再用干棉球擦净皮肤即可。此法在临床治疗中较常用,而且适用证广,见效快,疗效好,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清热止痛、疏经通络等功能。凡属实证、热证者,如中风、昏迷、中暑、高热、头痛、咽喉痛、目赤肿痛、麦粒肿、急性腰扭伤、痈肿、丹毒等,皆可用此法治疗。此外,对重症、顽症及病情复杂的病人也非常适用,如对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痛等疗效尤佳。
3)火针拔罐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速刺选定的腧穴或病位,勿过深,快速出针,出针后立即拔罐5~10分钟,能够造成病变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周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注意避开血管、神经及颜面等暴露部位。本法适用于寒湿性关节炎、良性结节肿块等,有温经散寒、软坚散结的作用。
(2)药罐法
药罐法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中药煎煮竹罐后吸拔,称煮药罐,或在罐内存贮药液,称贮药罐。
1)煮药罐法: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将竹罐投入药汁内煮,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在临床上可根椐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选择不同的中草药。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特大号的陶瓷锅或一种特制的电煮药锅,先将中药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煎出药性后,将竹罐或木罐放入煎好的中药中,煮10分钟左右(一般可根据药性决定煮沸时间),两用摄子或筷子将罐夹出,迅速用干净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便吸去药液,降低罐口温度,保持罐内的热气,趁热迅速将罐扣在所选部位,手持竹罐稍加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即可。本法的优点是温热作用好,可起到罐与药的双重作用,多用于风寒湿痹证。药罐法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风湿病、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灵活改变,一般多选用性味辛温,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
2)贮药罐法:在抽气罐内或玻璃罐内事先盛贮―定量的药液,药液量约为罐的1/3~2/3,使吸在皮肤上。常用药为辣椒水、两面针酊、生姜汁、风湿酒等。常用于风湿病、哮喘、咳嗽、感冒、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牛皮癣等。贮药罐法有利于药物更多地被皮肤吸收。用药不同,药效各异,局部作用更为明显,兼有拔罐、药物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