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模仿的过程也是在学习

发布于 2023-02-25 5941次浏览

  以下是一位妈妈跟女儿的对话。

  妈妈说:“宝宝,你别穿着袜子踩在地板上,成吗?”

  宝宝说:“你别穿着袜子踩在地板上,成吗?”

  妈妈说:“你穿上鞋!”

  宝宝说:“你穿上鞋!”

  妈妈说:“这个孩子,真不听话!”

  宝宝说:“这个孩子,真不听话!”

  看到宝宝滑稽的样子,妈妈忍不住大笑起来!宝宝也笑起来,还是穿着袜子在地板上走来走去!

  到了晚饭时间,妈妈进厨房做饭。宝宝也跟进来了,妈妈拿勺子,宝宝也拿勺子,妈妈舀米,宝宝也舀米,在妈妈身边转来转去,妈妈纳闷,这个孩子怎么我做什么她做什么呢?

  最让妈妈忍俊不禁的是,妈妈最近咽炎犯了,老忍不住咳嗽,宝宝见了,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弯着腰咳嗽,这不明显是跟着妈妈学吗?

  宝宝处于模仿敏感期

  模仿是指宝宝重复原型所显示的行为,表明儿童的心智已经发展到可以领悟和掌握某行为背后的能力的阶段了。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儿童可以停在某一种系列的匀作中,然后将此动作重复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这种模仿是身体的、动作的模仿,是刚开始的模式,发展到后来,当然是对更抽象的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

  最初的时候,1岁多的宝宝,用模仿的方式学习,由于是非分辨能力较差,会看见什么模仿什么。如果有人口吐脏字,宝宝很快就能学会。当宝宝说出口的时候,妈妈不能认定宝宝是在学坏,此时的宝宝正处于无意识的学习状态,并不明白所模仿的语句的含义,只是觉得好玩才学会的。因此,妈妈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些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宝宝“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宝宝不能说”。妈妈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宝宝不敢当面骂,会寻找机会偷偷骂。

  在日常语言建设的敏感期,儿童模仿口语,练习口语,感觉语言的音韵,并不断重复使用语言,在使用中把语言内化。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家长或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要说文明的、规范的、准确的、富有美感的口语。

  宝宝最初只是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模仿大人的表情,模仿大人的动作,父母炒菜,他也炒菜,父母扫地,他也扫地。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宝宝还会经常性地重复父母的语言、表情,重复父母的某些待定行为。宝宝一步步地从模仿迈向独立。当宝宝的年龄成长到2岁时,不但模仿各种行为,而且开始模仿社会性行为,并且可以把行为协调起来,系列模仿。儿童选择性的模仿,基本集中在对父母行为的模仿上。儿童要通过这一个过程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的状态中,这一过程也是儿童从内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半年的时间。

  比如,当宝宝平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妈妈就会抱抱宝宝。当奶奶不舒服的时候,宝宝就会联想到妈妈的举动,就会学着去抱奶奶,抚摸奶奶的额头。遇到类似情况,妈妈夸奖宝宝几句,有助于发展宝宝的爱心。

  重复是宝宝学习的必要手段

  日常生活中,有的妈妈看到宝宝经常重复一个动作,而且每次都兴趣盎然,但不明白宝宝为什么重复一些毫无意义的简单动作,就可能制止宝宝。妈妈制止宝宝的做法并不恰当,制止的过程恰恰破坏了宝宝敏感期的正常发展,妨碍了宝宝智能和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宝宝心理的发展。

  1.模仿没有对与错

  不管是语言上的模仿,还是行为上的模仿,或者是气质上的模仿,都是宝宝走向独立的重要方式,妈妈只有很好地支持宝宝,才不会打消宝宝模仿的积极性。

  当宝宝模仿了不该模仿的行为的时候,妈妈可以耐心地引导,但绝不能打骂、呵斥宝宝。

  晶晶的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有些驼背。晶晶觉得好玩,就跟着奶奶学。常常是,奶奶在前面走,晶晶在后面跟着学。有一天,妈妈看到了,赶忙把宝宝拉到房间,关上门,跟宝宝说起了这事。

  妈妈问:“你觉得奶奶这样走路好看吗?”

  晶晶说:“不好看!”

  妈妈说:“不好看,就不要学!奶奶腿不好才这样走路,你学奶奶很不礼貌!奶奶是家里的长辈,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奶奶!奶奶年轻的时候,受了很多苦,到老了身体不好,我们全家人应该孝顺奶奶,不能取笑奶奶的缺点啊!”

  从此以后,晶晶不再学奶奶走路了。

  宝宝幼稚的心灵里没有对和错,加之求知欲望很强,他们感到好奇的事情就会学,这个时候,妈妈就仿佛是宝宝的过滤器,帮助宝宝漏掉不好的行为,让宝宝尽情地学习好的言行,才利于宝宝成长。

  2.尽量放慢自己的动作

  当妈妈做什么事情,宝宝在一边跟着学的时候,妈妈不妨满足宝宝模仿的需要,停下来,耐心地一步一步教宝宝怎么做,这样不但拓展了宝宝的成长空间,锻炼了宝宝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支持了宝宝的模仿行为,使得宝宝放心、大胆地去模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智力开发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