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女子为引诱少女约会假扮男孩,是同性恋行为?
发布于 2024-04-02 7462次浏览
发布于 2024-04-02 7462次浏览
10年前,一部电影《男孩别哭》讲述的是一个女子装扮成男人,与另一名女子恋爱;而这一奇妙故事在10年后,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近日,美国一名31岁女子为了引诱和性侵十几岁的少女,竟然假扮成14岁男孩作案,之后她被警方逮捕并已认罪。
据报道,这名叫帕特丽夏・戴的女子来自美国俄亥俄州,她承认为了和一名16岁的女孩约会,使自己原本就像假小子的外表看起来更可信,她特意把头发剪得很短,装扮成一名叫马特的男孩和女孩约会。事后她遭到图谋性侵指控,被判入狱6个月。据悉,尽管此次案件只涉及一名受害者,但是帕特丽夏实际上至少愚弄并约会了两名年轻少女。
被强奸、被卖为雏妓等受创经历,可能导致变相同性恋行为
“这是一个变相的同性恋者。只是她用了违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同性恋行为。”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沈家宏教授向我们解释,同性恋这个词是由一名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人士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同性恋曾一度被视为心理变态,自1973年起,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的分类中去除,标志着同性恋不再被视为病态,而视为和异性恋一样,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存状态,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那么,该案例的女同性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相行为,沈家宏教授从心理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行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从小就生活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与父母关系不和;其次,曾经有过情绪受创的经历,例如被强奸或被卖为雏妓,认为自己无法与男性相处、缺乏安全感,认为自己和男性相处会不胜任、不相信男人、或痛恨男、女间的关系;第三,部分女权运动者也有因敌视男性而出现变相同性恋行为的例子;最后,母亲曾经让她有畏惧做女性的感觉,或父母强烈希望她是男性,并安排明显的男性性别社会化经验。
受多重歧视的“拉拉”对自身的不平境遇会出现过激反抗
沈家宏说,女同性恋是“边缘人群”中的最弱势的群体,社会对男同性恋问题关注较多,而对女同性恋者关注很少,她们的困境更大。另外“拉拉”(女同性恋)被主流群体所掩盖,她们没有表现自己的活动地点、缺乏交友渠道、经济地位低下、无力违抗传统婚姻,多数人只能违心地接受异性婚姻生活,她们悄然无息,艰难地生活着。
虽然同性恋已不再被视为病态,但在不少文化里仍然会受到排斥或歧视,这无疑会给同性恋带来生存上的压力。作为同性恋这类群体,有时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力还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从该事件中,沈家宏表示,同性恋者不能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同性恋,否则就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但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而深感苦恼并且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无法自拔时,沈家宏建议同性恋者应该到专业的心理机构去看心理医生,从而使自己走出困惑,摆脱烦恼,重获人生的喜悦和快乐。
专家介绍:
沈家宏: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及督导专家、家庭心理治疗专家。
医学本科专业,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和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多年。广州市青少年预防犯罪专家顾问团成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广东省职业鉴定中心心理咨询组高组考评员,广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广州市12355咨询热线专家组成员,《孩子宝贝》杂志特聘心理专家,新南方中医药职业培训学校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高级培训师。擅长儿童网络成瘾问题、品行问题及儿童学习困难和婚姻或家庭问题的心理治疗。
(责任编辑:龚艳丽)
佰泰健康网(baitaiz.com)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上一篇 : 心理碎片是时候该清理了
下一篇 : 想消除郁闷,一起来跑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