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性教育滞后青少年屡破色戒
发布于 2023-04-25 7240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4-25 7240次浏览
目前,青少年的性信息掌握量远远大于他们父母相同年龄段时所能掌握的,甚至丝毫不逊色于父母现在的年龄阶段,因为青少年对性信息的了解渠道要比家长多。提起性教育,很多家长眼下最担心的不是孩子不懂,而是懂得太多了。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多,可怎么得了!
“性待业期”容易出事
广州市荔湾区两间大医院门诊手术室统计,门诊人工流产中未婚先孕的约占40%,其中20岁以下人工流产占总人次的15%,最小年龄仅13岁。穿着中学生校服来手术的女中学生时常可见,而且往往是由同样穿校服的男伴或一群女孩陪同而来。
20岁以下多达3至4次人工流产的也屡屡发生。曾有一位22岁未婚女性在8次人工流产后,第9次终因宫外孕入院急诊手术,险些丧命。
男孩第一次遗精和女孩的初潮是一个人走向生理成熟的开始,从这里到结婚大概有1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把这个时间段叫做“性待业期”。怎样平稳度过“性待业期”?青春期的性教育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性知识极大“丰富”,后果就是性体验年龄提前,性犯罪低龄化。
小学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一大堆,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又成对。”这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青少年不仅需要性生理教育,更需要性的价值观教育――怎样和异性交往才是“负责任的”。
张枫说,青少年性犯罪并不是因为专家所谓的“性无知”那么简单,青少年的“性无知”也不是指基于性生理上的无知,更多是性的人格教育的缺失、性的价值观的迷失。
张枫讲了发生在广东的一个真实案例:一对中年夫妻在家看色情碟片,夜深了,没有把碟片退出来,就关灯睡觉了。第二天一早又急匆匆地去上班。下午,15岁的儿子放学回到家,习惯性地打开电视和影碟,看到里面那些赤裸裸的画面一下子傻了!
没一会儿,13岁的堂妹来他们家玩,兄妹俩就一起看。
然后就模仿里面的……
然后堂妹就怀孕了。
最后,儿子离家出走,堂妹跳楼自杀。
到了这个地步,不能不说是一场大悲剧,无论这个家庭的父母,还是这个家庭的孩子,都对“性待业期”没有任何准备,父母对孩子,堂兄对堂妹,都没有应具备的责任意识。
性教育不是教“禁欲”
日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论坛上,张枫关于如何开展青少年性教育的观点,让人振聋发聩。
张枫说,在青少年性教育这个问题上,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大多是为了防止“出事情”。这其实是青春期性教育最大的一个误区。
张枫说,我国的青春期性教育是防范式的,大多以防止相关不良后果为出发点,譬如避免青少年过早地与异性亲密交往以影响学业;避免青少年偷食禁果而导致妊娠、人工流产和性病、艾滋病的感染等等。
张枫说,人的性欲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启动了,汽车自然就开始跑。只不过汽车正式上路前,一定有试驾阶段,人们从懵懂地对异性产生感觉到牵手到相互爱抚,就等于试驾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而且必然。
既然纸包不住火,是不是就任其燃烧呢?很多学者认为,还不如把避孕等方面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以便保护自己。问题是,青少年的心性不太稳定和成熟,模仿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又缺乏是非判别力,往往基于猎奇心的驱使,去寻求感官的刺激。如果是这样的话,青春期性教育岂不是起到了“助燃剂”的作用?
因此,张枫认为,在青春期性教育上必须帮助孩子们设立三道“防火墙”:
第一道“防火墙”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关系,即18岁之前的中学生,应当做到“洁身自爱”。因为他们心理、社会、经济方面均不成熟,无法承受性关系的后果。少男少女的性欲望和性冲动,是本能的生理现象,但除了性器官接触之外,还有其他释放性压力的方式,如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有异性在场的文体活动等。
第二道“防火墙”是紧急避孕,在越来越多青少年“翻墙而过”的情况下,应该教他们一些避孕方面的知识。
第三道“防火墙”是终止妊娠,告诉年轻人各种避孕手段都不是万分可靠的,一旦怀孕该如何处理。
实际上,三道“防火墙”是把“贞洁教育”和“避孕套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青春期性教育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出事”的话,那就有可能变成为性安全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性最安全?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禁欲。那样的话,青春期性教育等同于贞洁教育。性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起到“灭火器”的作用,这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现实的。
上一篇 : 怎么样给孩子正确性观念
下一篇 : 孩子的性教育应该从几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