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尊心发展的两种不良偏向
发布于 2023-03-02 6178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3-02 6178次浏览
自尊心主要表现为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方面的愿望。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当他缺乏自尊时,他就会感到自卑、失望。近年来,不少家长和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尊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且注重在幼儿的日常行为中培养他们的自尊心。然而幼儿的自尊心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偏向:
1.幼儿的自尊心不足
对自己抱有负面看法的幼儿,会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会产生自轻自贱的行为。他们一般活动动机性不强,没有明显的上进心,对自己的失败也常认为是自己缺乏能力的结果,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个别幼儿对失败的内心体验有时会表现出一种麻木,对来自外界的评价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2.幼儿的自尊心“过剩”
自尊心“过剩”(或称自以为是、自负)的幼儿往往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有时会有自高自大的心理表现。在集体中,他们会表现得有点孤芳自赏、不合群,对来自他人的评价反应比较敏感,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与赞扬,有较强的好胜心理,但耐挫力不够强,遇到挫折时会产生苦闷心理,对失败充满恐惧,好胜心强,从而出现自尊偏差。
从根本上来说,幼儿自尊心方面的两种偏向均失之于自我意识的偏颇。第一种偏向是因幼儿对自己评价不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自我情感体验,由此而导致了他们在行为上的退缩;第二种偏向则是因幼儿对自己估计得过高、不切实际而产生的一种“超积极”(亦为消极)自我情感体验,由此而导致了他们的盲目自尊。
一旦幼儿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积极的自我意识,往往也就形成了初步的自尊心。达时还不熊搏以轻心,应该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如此看来,只有让孩子确立一种积极、务实的自我意识,才能够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自尊心。
上一篇 : 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儿精髓大公开
下一篇 : 父母应多鼓励孩子自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