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的并发症

发布于 2023-02-11 3637次浏览


  (一)、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

  是指卵泡发育未成熟或成熟后,卵泡未破裂而颗粒细胞黄素化。临床上基础体温、阴道脱落细胞、宫颈黏液、子宫内膜及性激素测定的检查,均表现为有排卵,但连续B超检查及腹腔镜检查,无排卵。

  发生率:自然周期10%,不孕症者42%,促排卵周期30-40%(主要在CC周期),重复发生者30%。

  原因月经中期无LH峰,或过低或延迟;异位症;盆腔粘连;高PRL;前列腺不足等。 CC可使卵巢基质及卵泡黄素化,所以CC促排卵周期LUFS发生率较高。

  表现:临床无任何症自觉状及体征。

  诊断:BBT双相,阴道脱落细胞、宫颈黏液、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变,黄体期孕酮测定>3ng/ml。连续B超检查及腹腔镜检查,无排卵。

  治疗:仅对不孕症者治疗。

  hCG突击给法:卵泡成熟,hCG5千-1万。

  hMG-hCG突击给药法:如上法无效,则hMG 150U+hCG 1万单位,时间方法同上。因自然周期中,LH峰时有个小的FSH峰。

  HMG/hCG法促排卵

  (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OHSS是发生在促排卵药物应用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卵巢囊性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及血栓形成。OHSS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可发生于排卵障碍妇女的促排卵中,但更多见于试管婴儿的超粗排卵。hMG/hCG促排卵易发生OHSS,单纯CC促排卵很少发生OHSS。另外,葡萄胎、绒癌、多胎妊娠也可发生OHSS。

  发生机理:多个卵泡发育――大量E2――前列腺素及其他介质上升――毛细血管扩张――血浆外渗――水电解质率乱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注hCG后3―10天,分轻、中、重三度。

  轻度:轻度腹胀,体重略增加,卵巢直径<5cm。

  中度:腹胀、痛,腹水,体重增加<4.5Kg,卵巢直径<10 cm。

  重度:卵巢>10 cm,腹、胸水,体重增加>4.5Kg,水电解质率乱,血压下降。

  预防:PCO、用hCG距hMG<24h、血E2>2500pg/ml、大于14mm卵泡>15个、卵巢直径>6 cm、年轻瘦小等为发生OHSS的危险因素,慎用或停用HCG。

  治疗:轻度――观察

  中、重度:(1)绝对卧床,记出入量,测电解质、血压、体重、腹围等。

  (2)扩容:低右,血浆、白蛋白。

  (3)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4)消炎痛及抗组织胺药。

  (5)强的松

  ⑹ 丹那唑对抗E2

  (三)、多胎妊娠

  促排卵治疗后,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达16%。多胎妊娠,妊娠期及围产儿并发症增加。

  (四)、促排卵与卵巢肿瘤

  目前,有关于应用促排卵药物后发生肿瘤的零星病例报道,是巧合还是两者间有内在联系,尚无定论。

  1.卵巢癌

  担心促排卵药物诱发卵巢癌的原因:①促排卵药物促进卵巢上皮组织增生分化,从而增加癌变的危险性;②促排卵药物使排卵数目及次数增加,卵巢上皮反复损伤修复,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2.乳腺癌

  促排卵周期,多个卵泡发育,产生高水平的雌、孕激素,是妇女面临乳腺癌潜在性生长的环境。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促排卵药物并不增加肿瘤风险。

(实习编辑:杜亚楠)

排卵期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