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相互帮助

发布于 2023-06-01 5028次浏览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中,大多数事由成人做,与抚育者形成了一种应求关系。幼儿需要成人帮助,而成人要求幼儿帮助的则甚少,这使得幼儿往往缺乏互相帮助的意识。

  但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照顾他们的成人变了,环境也变了,生活内容与方式也变了。其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则是开始了集体生活。

  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与他人(主要是众多的同龄人)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就需要他们建立互爱互助的关系。但大多数幼儿开初对此很不适应。因此,老师要运用形象的教育手段,如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演木偶戏及情景表演等方式,不断增强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你帮我来我帮你,团结友爱真欢喜。

  随后,要及时地教会幼儿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教会幼儿互相帮助的行为方式,就是教给幼儿怎样去帮助别人,遇到情况该怎样办,否则,即使幼儿有了好的动机,也较难收到相应的效果

  例如,一次小班的小松去帮英英穿衣服,由于事先没有说明,而很冒失地去帮助,并且动作也不够协调,引起英英的误会,以为小松故意捣乱,结果,两人打了起来。像这种弄巧成拙的事例,在幼儿中是很常见的。

  另有一次,孩子的互相帮助行为就大不相同了,而且效果也十分好。

  有一天,在午睡时,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脱衣服,看见两位小朋友在互相帮助脱衣服,老师连忙有意发问:“小康和小英,他们在什么?”

  “他们在互相帮助。”几个孩子脱口而出。

  当时,刚学过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知道要互相帮助,但不知道该做哪些事,而这正好是一个绝好的榜样。

  于是老师说:“大家来学小康和小英的样子,互相帮助脱衣服,好吗?”

  老师把孩子们分成一对一对,一个小朋友伸出手,另一个小朋友帮他脱衣服。孩子们做得很认真。

  等孩子全部睡下后,老师表扬了他们:“今天,大家互相帮助,都是好孩子。”

  从此,睡觉脱衣服时,一不再有“老师、老师”的叫喊声;平时孩子玩得很热了要脱衣服时,也总有别的孩子抢着帮忙了。

 

行为与习惯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