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危机”应防患未然
发布于 2023-12-12 6976次浏览
发布于 2023-12-12 6976次浏览
1000个宝宝里,就有3至5个孩子有听力方面的问题,所以家长切勿以为“听力危机”离自己的宝宝很远,平常就要随时密切观察宝宝听力语言发展的情形是否正常,多怀疑永远比轻忽更恰当。
晓云是2个孩子的妈,老大幼年相当神经质,只要半夜稍有动静就会啼哭不止,所以晓云逢人就夸赞现在3个月大的老二乖:“就算打破了玻璃杯,他都照样乖乖睡觉,真是贴心的宝宝!”直到有一天,当医师的朋友告诉她,这可不是好现象,也许是听力受损的症状,应该赶紧去作新生儿听力筛查。
宝宝不是沉默寡言,而是他听不见!
随着生活环境的恶化,新生儿听觉出现异常的比例越来越多,1997年中国台湾省立妇幼卫生研究所针对3至4岁的儿童听力筛查结果显示:有0.3%的儿童轻度感音听障,1998年则高达0.9﹪;而2004年针对中国台湾基隆地区宝宝园学童听力筛查,结果竟然有高达29.7﹪的学龄前儿童未能过关,由此可见台湾地区儿童听力受损的严重性。
虽然宝宝听力异常的比率逐年攀高,但因宝宝不会自主表达,家长往往忽略了宝宝的听力障碍。台湾地区新生儿只有不到5﹪接受听力筛查,由于筛查比率偏低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听力异常时,往往已经超过4岁,错过了宝宝2岁以前的“语言发展最佳期”,而家长忽视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宝宝仍然“听得到”。事实上,就算只是“听不清楚”,轻度的听障对宝宝的学习仍然有不良影响。有些家长直到孩子已经上宝宝园、上小学之后,发现孩子讲话结结巴巴、或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怪孩子不乖巧,后来经过检查才知道孩子原来是因为轻、中度的听障,无法跟一般小朋友一样。
听障不仅会影响宝宝语言学习及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也会造成日后对于认知、社会及情绪方面之不协调,负面的影响甚至会持续到10岁左右。所以,如果怀疑宝宝有听力方面的问题,美国国家卫生院建议应该在3个月前进行各项筛查、诊断,并在6个月大时开始治疗及复健计划。
我的宝宝该去检查吗?
新生儿听障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感音性听力损失”、另一种则是后天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性听力损失”大多是先天的,无法以药物治疗,只能采用听觉复健疗法;后天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如果发现得早,可经过耐心的药物治疗而痊愈,否则会导致听力损失加重,一样必须接受康复治疗。
所以不管宝宝有没有家族遗传史,爸爸妈妈最重要的是作好初步把关的动作,以下是10个听力异常宝宝的高危险群指标,如果符合任何一项,就要赶快带他去作检查。
1、父、母亲任一方有听障家族史。
2、母亲怀孕时曾感染德国麻疹、疤疹、梅毒或其它病毒性疾病。
3、新生儿胆红素过高需换血者。
4、头、颈部有先天性畸形,包括颜面骨狭小、两眼珠不同颜色、额头有一撮白发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公克。
6、周产期有缺氧现象。
7、感染细菌性脑膜炎。
8、曾长期使用抗生素超过2周。
9、气管内管使用超过一周等。
10、曾有中耳炎病史。
其中第10项要特别注意,宝宝因耳咽管发育尚未完全,不能充分通气、排泄等,容易罹患急性中耳炎,这也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中国台湾马偕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林鸿清表示,新生儿先天性单侧听障的机率约千分之三,但到了3至4岁的学龄前儿童,听障比率却攀升至2%,有很大一部分是后天性因素所造成的。
而宝宝不会明确向大人表达“耳朵痛”的讯息,因此如果他不断用手拉扯、摩擦耳朵,或是不明原因发烧不退,就必须怀疑可能罹患中耳炎,要尽快请耳鼻喉科医生检查。
除了这些高危险群指标之外,根据一项1994年的研究显示,也有25%至50%的婴儿未拥有任何一项危险因子,却仍然出现听力异常,因此家长平常也要观察宝宝对外界声音的反应、或是语言发展,如果语言发展迟缓,有可能是听力或是智力出现异常。
我的宝宝适合哪种检查?
一般人常以为新生儿听力未发育完成,不适合作听力筛查,事实上正常的宝宝一出生后就可以听见声音,因此出生48小时候就可以开始作听力检查,而不同的年龄适合不同的筛查方式:
1、宝宝最重要的是侦测出神经性听障,所以耳声传导听力检查(Otoacoustic Emission,简称O.A.E)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Acoustic rainstem-Reflex,简称A.B.R.)。
2、4到6岁的学龄前幼童可采用纯音听力检查(Pure tone audiomrtry),又分为行为观察听力检查及游戏听力检查,由专业听力师执行及操作。
3、如果以上的检查未过关,就可以执行听阻听力检查(impedance audiometry),以进一步了解是否有中耳疾患的发生。
新生儿听力检查所常采用的耳声传导听力检查(O.A.E)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A.B.R.),在检查前应将宝宝的头、脸部清洁干净,并在检查30-60分钟前喂奶,而后使他安静入睡,在安静状态下,以免干扰检查之正确性;至于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纯音听力检查,由于需要儿童主动反应,因此应选在精神状态良好的时机进行。
林鸿清表示,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婴宝宝若在6个月大时开始听能复健,之后的知觉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正常婴宝宝完全一样,但若晚于6个月后才发现,就可能造成语言发展迟缓。
[结语]
虽然台湾地区目前尚未实行全面新生儿听力筛查,但站在早期筛查、早期疗育的立场,医师会建议家长及早为宝宝作听力检查。宝宝听力保健有所谓的“136”口号,就是“1个月内作筛查、3个月内作确诊、6个月开始治疗”,才能确保宝宝的语言发展。
上一篇 : 背书能提高孩子的言语能力吗
下一篇 : 宝宝的“听”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