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发布于 2023-04-24 8483次浏览
发布于 2023-04-24 8483次浏览
当今高校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发生心理问题的机率远高于其他学生群体: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不容忽视,并且发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很多,危害深远。
1 山东某高校学生心理咨询情况统计 根据2008年青岛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对来访人员(共计182人次)咨询情况的统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见表1。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不容忽视,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学校的乃至社会的原因。找出原因才能有效的预防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才能有效的预防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
表1中所述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人数应当说只占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一部分,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害羞、爱面子和自尊心强等各种原因有心理问题不去寻求帮助,也有的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比如目前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大家都知道,但很少有人把沉迷网络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
高校大学生由于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考研以及就业压力等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机率远高于其他学生群体。各高校应当充分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峻性,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预防能力,以帮助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境,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2 大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生活环境的变迁 对于许多大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踏进大学校门。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而又陌生的环境,虽然这是他们早已期待和向往的,但是真正面对时还是需要有一个适应和心理调整的过程。
比如,在大学阶段学习习惯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自己掌握,更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的直接指导与所学内容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增强了学习上的困难:生活环境的变换也很大,尤其很多学生远离家乡和亲人,要自己独立生活,面对一切生活琐事,这时他们迫切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指导。
2.2人际关系的困扰 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的多。面对来自各地,风格、特征各异的新同学,好多学生不知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对新的环境及人际关系的适应还包括对自身地位变化的适应。
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下能进入重点大学学习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在中学时往往是班里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习惯了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羡慕,以及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优待的地位Ⅲ。但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感觉好像一切都变了,各方面的人才聚在一起,大部分同学失去原来的拔尖地位,而成为“一般”,甚至比较差的学生,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还有与异性交往的困扰,反映在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比较少,而对异性交往的理想成分很多,许多学生尽管希望与异性交往,但又不知如何进行,主要是怕自己在交往中说话不得体,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异性交往的过高期望所造成的。
其他一些因素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同学之间的口角、争执、各种各样的误解和摩擦以及与接触外界社会、的不良反应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平衡产生影响。
2.3情感因素和恋爱危机 情感的需求和恋爱的体验在大学阶段是发展的高峰期。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看出。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他们生理上已经成熟,在情感方面渴望接触异性,但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
在与异性交往中缺乏严肃性,同时由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有限。若在恋爱中感情受挫,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表现出郁郁寡欢、意志消沉或陷入纠缠与报复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情绪不稳,心理冲突,直至行为异常,并往往对他人和自身都造成伤害。
2.4心理平衡的丧失 在大学阶段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失衡原因主要是人际关系的丧失与荣誉的丧失。人际关系的丧失,主要是与家人、朋友,特别是异性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丧失或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到他的情绪、学习和生活,还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自己的看法。
荣誉的丧失,比如奖学金、自己的名声、违规、违纪、批评、处分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往往引发学生的不满、怨恨、嫉妒、自卑和抑郁等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严重时甚至会使他们在情感和生活上产生严重的障碍,引发强迫症和抑郁症。
2.5面对冲突的选择压力 大学生面临的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所学专业与喜好专业的冲突、学习安排与培养个人兴趣的冲突、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的冲突等。好多大学生面临这些问题总是反复衡量,举棋不定,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
还有个别同学自控能力比较差,沉迷于网络,虽然明知不好,影响学习,对不起家人,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各种各样的冲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特别当他们面对的选择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时,要做出选择就更加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6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接受咨询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比如人际关系障碍、神经性障碍,抑郁心境、强迫症等)都与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暴力、慢性争吵、离婚、父母酗酒、犯罪入狱等)及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如冷漠型、严厉型、过分保护型、个体偏爱型等)有很大关系,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
这种家庭关系造成的心理创伤,在大学生成年后也很难抹去,会经常浮现在眼前,压抑、退缩或攻击的情绪可能长期存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是不健全的,心理是阴暗的甚至是仇视的,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障碍。诸如人际关系问题、社会恐怖,甚至神经症的反应等,都与早期的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实习编辑:张丽娟)
上一篇 : 进名企有何捷径可寻?
下一篇 : 家长请警惕孩子的“后高考真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