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理:妈妈不相信眼泪

发布于 2023-09-06 3738次浏览

  有两个宝宝,虽然他们的年龄相同,但表现出的行为和性格却大相径庭。第一个宝宝,他除了在智能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外,性格与行为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习惯,特别是在与妈妈的配合行为方面做得十分好,如果妈妈要暂时离开,让他独自呆一会时,会告诉他:当表上的时针指向某个数字时,妈妈就回来了。这位宝宝会十分平静地接受,没有丝毫的胆怯与不安。

  哭也没用,妈妈不相信眼泪

  这位宝宝的妈妈在介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方法时,特别谈到对于孩子自律行为的培养。在宝宝七八个月时,这位妈妈已经开始认真地培养孩子按照规则约束自己愿望的良好习惯了。

  那时如果带宝宝去超市,宝宝会拿一些喜欢的玩具抓在手里玩。妈妈允许他在超市里时玩这些玩具。但要离开超市时,妈妈就让宝宝把手里的玩具放回去。即使宝宝不愿意,妈妈也坚持,告诉他:只有妈妈交了钱的东西,才能带走,不交钱,就不能把玩具带回家。再大一些,妈妈就要求宝宝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分给家里其他人吃,如果亲人不在,也要求他留下来。同时要求宝宝自己按照与妈妈约定好的时间看电视、约定好的时间去玩、或约定好的计划购买宝宝想要的东西等。妈妈坚持并遵守这一约定,即使宝宝忘记了他想买东西的约定,妈妈也会提醒他,并按计划带他去买回来。久而久之,宝宝习惯于这种约定的方法,很多自己要求自己的好习惯就建立了。如:说好只看十分钟的电视,到了约定的时间,宝宝就会自动关上电视。即使大人不在跟前,他也一定会这样做。

  同样的约定方法,妈妈也用在对宝宝行为的要求方面。妈妈不允许的行为,如果提出了要求,妈妈就一定要坚持,不能出现前后要求不一致的做法。由于宝宝已经习惯于相信妈妈的话,因此对于行为方面的要求多数会按照妈妈的指示去做。但一定会有反抗的情况出现。当宝宝出现情绪激动地反抗,以哭闹来坚持不合理的要求时,这位妈妈并不妥协,既不与宝宝一样情绪化地责骂他,又不以冷落来处罚,而是十分幽默地以宝宝平时最喜欢的点数手指的游戏来强调自己的要求,她一边用单手点数手指,一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哭、也、没、有、用,妈、妈、不、相、信、眼、泪。”当宝宝看到妈妈的幽默与她在学自己平时的方法时,往往就破涕为笑,不再闹下去了。

  输给宝宝的眼泪,阻碍宝宝能力发展

  第二位宝宝,他随时都会以激烈的方式表达强烈的个性愿望。无论外界谁提出约束他的要求,只要不合他的意愿,就坚持不做,并且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认真观察一下妈妈面对宝宝哭闹时的处理方法,或是束手无策地妥协;或是与宝宝一样情绪冲动地责骂,结果可想而知,只能使宝宝的这种情绪与行为方式愈演愈烈,并逐渐形成习惯。

  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让宝宝身边的教育者感觉很头痛。他的配合行为少而反抗行为多,既影响他的性格成长,更影响他的能力发展,因为所有的学习过程都会伴随着对他人的观察、领悟与模仿,他的不配合行为严重地阻断了学习过程的这一基础,也就无法达到高效益的学习。可见,相信每一位妈妈都希望像前一位妈妈那样,帮助宝宝建立起良好的性格品质。

  做“不相信眼泪的妈妈”其实没有秘诀,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行:

  与宝宝建立一种十分信任的关系

  妈妈相信宝宝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只要方法得当,宝宝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妈妈希望他做到的自我约束的任务。同时,宝宝也与妈妈之间达到十分信任的程度:宝宝相信妈妈所说的话,即使妈妈离开这样的为难事,宝宝也相信妈妈的话能够给他安全感,而不至于感觉害怕。这种高度的相互信任感,正是心理学认为的最佳亲子关系安全型依恋关系的表现。

  妈妈要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并且前后一致地坚持标准

  妈妈的坚持是在持续地鼓励宝宝进行自我管理的努力,这种坚持过程既包含有对宝宝所取得成绩的关注与肯定,也包含对宝宝无理要求的拒绝和惩罚。特别是后者,往往是妈妈不易完成的,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宝宝不合理的愿望很容易实现时,就会认为这是应该的。当家长向孩子的无理取闹投降的时候,实质是在教孩子把自己的精力用来控制那些照顾自己的人,而不自己照顾自己。要为孩子设立界限,让孩子品尝自己行为的后果。但设立界限不是情绪冲动的后果,而是智慧、经验和爱心的过程。

  要有约束宝宝不合理愿望的技巧

  看看第一位妈妈的方法,就在告诉我们一个十分成功的经验:在宝宝哭闹或情绪激动时,平时所用的讲道理等方法都行不通了,这时最好是利用宝宝平时喜欢的游戏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平息他的情绪波动,同时坚持告诉他妈妈的要求不能改变。这样做的过程,既能避免妈妈与宝宝间的情绪冲突,同时也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冷静、智慧与承受困难的态度,这无疑是给了宝宝一个榜样的力量,会有效地平息他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

(实习编辑:梁子豪)

心灵引导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