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乍起多注意胃病

发布于 2023-04-09 6371次浏览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许多人又犯了胃痛的老毛病

  医学研究发现,秋季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因此,抵抗力随之降低。另外,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脂肠的负担加重,容易引起胃病复发。此外,工作过度紧张、食无定时、吃饱后马上工作或运动、饮酒过多、吃辣过度、经常进食难消化食物等也是导致胃病的原因。很多人一辈子吃也治不好胃病,专家认为治疗的关键还是在于“饮食起居”四字。病者如不改变饮食恶习,即使不断吃药,胃病也会始终相伴左右。

  医生告诫:胃病患者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一般发作者,可边工作边治疗,若发作频繁、疼痛过剧,则应休息或入院治疗。

  秋季护胃重“五养”

  祖国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那么,秋季如何护胃呢?这就要重“五养”。

  保暖护养。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另外,胃病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出病来。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秋季当防胃肠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急性胃肠病的高发期。常见的急性胃肠病有如下几种:

  细菌性食物中毒

  这是由于食用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具有潜伏期短、来势凶猛、共同进食者多数人相继发病等特点。据统计,该病85%以上发生在6月―9月。主要病因是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忽视了食品卫生,引起交叉污染。预防此病的关键是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不吃生的、腐败的和未经煮熟的肉、鱼、、贝类等。

  细菌性痢疾

  这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饮食、饮水受到污染所致,还可通过手、苍蝇接触食物而传播。菌痢潜伏期为1天至两天,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通常起病急骤,先是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然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因此,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及时就医,还要防止扩散蔓延。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灭苍蝇,不吃生、冷、不洁、腐败食物,是预防菌痢的根本措施。

  大肠杆菌肠炎

  这是由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肠炎。一般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3―5次,为黄色蛋花样便,量多,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发热、呕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亦可出现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与菌痢相似的症状。预防该病要做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

  冰箱性肠炎

  也称耶尔细菌肠炎。耶尔细菌广泛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在-4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条件中生长繁殖,食用冰箱里的被该菌污染了的食品就可能引起肠炎。因此,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烧熟煮透。

(实习编辑:陈维澈)

秋防秋病更多精彩内容